-
日期: 2021-01-06 | 來源: 全現在APP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團的頁面上,為體型稍大的店留有更大的舞台----“特別推薦位”,在常規的排名目錄前。
這些“特別推薦位”按照位置好壞,分為“鉑金展位”、“鑽石展位”,店家可以在後台根據自己的需要輸入“每次曝光出價”以及“每日預算”。
美團外賣APP的主頁面。圖源 / 視覺中國
雲麗瞅准的是“特別推薦位”裡的“鉑金展位”。她的策略是花大價錢買足高位。“我壹天就花肆百,分兩次,壹次兩百,就搶拾幾分鍾,要的就是在那會兒能排到前頭。”200元,可以讓她獲得2萬次曝光。
她算准了,11:00到11:15是用戶瀏覽頁面的最高峰,買的曝光量花光,她的店就從首位上悄悄下去了。但這拾幾分鍾,就夠了。
在這場虛擬的“競價排名”游戲中,每個店家都是“人民幣(專題)玩家”,出價高的就可以在排位上領先,那麼壹會兒。
對於陸明這樣的微小店家,要時刻警惕的卻是,推廣費支出對壹天營收的消耗。
“如果不加控制,叁百塊錢很快就花完,流水上卻不會有太多起色。”陸明不敢在推廣費賬戶裡壹次性充太多的錢,那種人民幣隨著點擊流逝的感覺,讓他恐慌。壹次50元,賬戶充值的最低標准,壹天充3次,讓他找到壹點控制感。
每個店家都在挖空心思琢磨這個排位系統,來判斷自己究竟花多少錢用在流量與推廣上,在成本與利潤之間尋找最佳的平衡點。
可無論是誰,都說不清,自己花的這推廣費,能讓自己排到第幾位。陸明只能通過曝光量判斷,曝光量正常,排名就正常。
他用後台給的數據算過,每花100元推廣費,大概20個人會消費,獲客成本5元左右。可是再算下去,壹份黃燜雞米飯賣17元,扣除食材、人員、房租、傭金成本,利潤也只有5元左右。通過流量而來的客戶,幾乎沒什麼利潤。
店鋪評論
生活中的意外,還有差評。差評,輕則會被降權,排名、曝光量降低20%。嚴重的,會影響顧客下單率。“壹條差評,圖文並茂的擺在那裡,誰看著都得猶豫。”
去年夏天,陸明從壹對老夫婦手裡盤下這家店鋪時,費了很大力氣才將店鋪評分從3.8分拉到4.5分。這個位於紅軍營的美食城,向西叁公裡是立水橋住宅區,向東叁公裡是北苑的寫字樓區,非常適合外賣生意。而且美食城統壹辦理壹切證照,讓他省去了不少麻煩。
近年,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依賴外賣,2019年,全網外賣用戶數達到3.98億人次,外賣的使用率飆高到55%。開壹家只做外賣的小店,成為熱門的創業項目,無論豆瓣創業小組,還是知乎“指路貼”,都分享著經驗:“房租低,人員少,只需要3萬或者5萬就可以開店。”網絡上亦流傳著“小店只做外賣,壹年能賺500萬”的商業神話。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