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3-08 | 來源: 新京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從副駕駛到機長的8年間,窗裡窗外,起起落落,劉曉琳見證了個人飛躍式的成長。
根據民航總局的規定,競聘空客A320系列機型的機長,副駕駛需具有至少2700個經歷小時和400個起落。劉曉琳曾將此條款背得滾瓜爛熟,正如其他副駕駛壹樣,她也想為肩章多添壹道杠,“不得不逼迫自己盡快成長。”
經歷小時易獲,起落難得,“這裡的起落指的是在具有教員資質的機長的監控下,親自操縱的起落。要知道不是每壹個遇到的機長,都有教員資質。”
於是,在副駕駛階段,劉曉琳倍加珍惜與教員機長飛行的每壹班,有不懂的地方便直截了當地向對方請教,飛行筆記越記越厚。她深知,彼時的每壹次起落都會助她飛得更穩更遠。
有兩次,被教員幹脆地指出起落及能量管理的問題後,劉曉琳察覺到自己哽咽了,“但忍住了沒哭出來。”回到家,她繼續挑燈夜戰,將飛行手冊翻來覆去地看,欲將厚厚的理論“啃薄”,“作為飛行員,不能輕易言棄。”
排解壓力的方式,劉曉琳有很多。游泳、健身、吃火鍋、看東野圭吾的小說、下廚。回鍋肉和土豆燒排骨是她愛“露壹手”的拿手菜。
劉曉琳和兩個兒子。受訪者供圖
備考機長期間,遇“卡殼”的地方,劉曉琳常與丈夫探討,“壹開始是業務上的交流,到後面他就以鼓勵為主,不想讓我壓力過大。”她的丈夫是南航飛行總隊的壹名機長,贰人是典型的“雙飛家庭”,聚少離多。自2012年5月,劉曉琳的大兒子出生後,她努力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尋求平衡。
2015年12月11日,相繼通過筆試,模擬機訓練、本場訓練、壹檢贰檢及答辯後,她與肩上的叁道杠作別,職業蛻變得以完成。
那壹天的南航機長首聘儀式上,31歲的劉曉琳雙手接過嶄新的機長聘書。
這是她拿到的升級版“入場券”。
“內心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心潮澎湃。對我來說,又是壹個新征程,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晉升“肆道杠”之後,劉曉琳逐漸了悟,機長不單單要和冷冰冰的精密儀器打交道,還要把控飛行氛圍。
“作為飛機上的‘主心骨’,機長是不能慌的。因為機長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鄰座的副駕駛。”起飛和下降階段,飛行員要逐壹完成各項繁雜的導航、通訊程序,“若有幹擾項或突發情況,機長就要把握好節奏,按照輕重緩急的處置程序來操作。”
2019年,劉曉琳被評為南航飛行總隊壹流黨員飛行員,優秀女職工。2020年,她獲得南方航空集團“優秀女職工”稱號。
劉曉琳的年度飛行小時壹般在850小時至900小時之間。去年,她的飛行裡程達35.9萬公裡,約等於環繞地球8.96圈。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