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1-03-18 | News by: 花瓣志 | 有4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通过留下的联系方式,甚至有人主动加上拾物的同学,进行骚扰谩骂。
一个只是好心了一次的学校新生,被言论肆意诋毁。从人格到性别,全盘羞辱。不堪这样的言语折磨,当事人不得已进行了回应。
纯粹是因为在捡到的ipad上,没有发现国内常用的微信、QQ等,却有YouTube、Economist等国外常用的软件。同学才猜测失主可能是校内的外国留学生。
用双语写失物招领不仅有理有据,也非常顺手和自然。
据这位同学所说,他的高考英语成绩146,双语留言算不上是什么需要特殊努力的事情。没有一些人所想的那样,对外国人特殊照顾。
最极限荒唐的一幕是,同学“澄清”了自己的性别。上来就是一句:“我是一名男生,一名大一的本科生。”
是的,此前所有的侮辱,都是基于猜测和潜意识里的默认。看了手写纸条就倾向于判定对方是一位女生,臆想了一个假想敌攻击。
微博上有关这个事件的话题名字叫“猎巫”,说的是像猎杀一个“疑似的女巫”般,污蔑一个怀璧其罪的人。一件助人的好事,最终发展成为一场集种族歧视、性别对立于一身的网络暴力。
“从前我看过很多关于网络暴力的新闻,直到亲自成为一场网络风暴的中心,才感受到这样的言论有多折磨,有多令人难受。我昨天晚上几乎没有睡觉……”
我不知道,这位大一学弟在一开始写下那段英文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单纯想要善良点亮别人的一天,是如何被曲解和恶意揣测成谄媚的。
并且成了仇恨转移的靶子。我也不能理解,未知缘由,偏见和情绪就已经把人杀得不见血,还打着正义判决的名号。就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立场上的对立和语言暴力已经成了互联网的垃圾桶,却把我们每个人都卷了进去。-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