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3-23 | 来源: 环球人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这种“模范少数族裔”的神话背后,是另一种赤裸裸的种族主义——要接受同化,不要对歧视、贫穷和排斥大惊小怪,低下头努力工作,接受白人社会制定的规则。
独闯好莱坞的李小龙,要打破这种“模范神话”。
《青蜂侠》中,李小龙扮演超级英雄青蜂侠的助手加藤。在此之前,好莱坞的华人男性,不是“傅满洲”式的邪恶变态,就是“陈查理”式的“白人家奴”,或是只能从事洗衣做饭的辫子异类。
李小龙饰演的加藤,全程带着面具,但却不是一个没有人格、丢失自我的角色。
他认识到好莱坞对华人的偏见:“男性华人在美国大众文化表述中缺乏男性的魅力,既没有潇洒的外表,更没有令人赞叹的男子汉气概。”
他决意要与约翰·韦恩、马龙·白兰度、詹姆斯·迪恩等好莱坞硬汉“一决高低”。他在银幕上展示健美肌体,“脱”给好莱坞看,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国家、种族斗争的武器。
但这条路并不顺畅。凭《青蜂侠》打响名声后,李小龙始终不受重用。他只能得到一些小角色,经济上日渐拮据。
他将更多的时间用来看书,书架上有柏拉图、大卫·休谟、笛卡尔,也有禅宗、《老子》、铃木大拙。他还写了不少现代诗,其中可看到人生的自况——
孤零零的山坡独立,避开了远方迷雾的笼罩。一条金龙伫立,眼中怀着的梦想,褪去和消逝在那明亮的西方。
1969年初,李小龙写下一段话:“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10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及家人将会过上愉快、和谐、幸福的生活。”
李小龙家庭合照,从左至右为李国豪、李小龙、琳达·李、李香凝。
预言很快实现。1971年的夏天,李小龙接受了香港嘉禾电影公司的邀请,以1.5万美元的片酬签下两部影片,一部是《唐山大兄》,一部则是《精武门》。
这两部电影接连打破香港票房纪录,李小龙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
好莱坞也接受了他。1973年的《龙争虎斗》在西方世界引起广泛反响,收获超过2.3亿美元的票房。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