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3-24 | 来源: 爱旅游的哆啦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麦士威熟食中心地处历史文化街区,对面就是佛牙寺。邻近的安祥山和客纳街是另一种风情,西式酒吧众多,适合微醺。
中峇鲁市场靠近市中心的老组屋区。古朴的建筑带点简约的包豪斯风格,现在已经成为创意人士的聚集地,开了很多新派的咖啡馆、独立书店和唱片店,气氛很是悠闲。
△新加坡植物园风貌
亚当路熟食中心旁边是大名鼎鼎的新加坡植物园,步行只需十分钟,沿途还会经过静谧的天鹅湖。牛车水是纯正的唐人街味,ABC砖厂被艺术园区围绕,滨海露天熟食中心就在海湾旁,南洋风味,有新有旧,每个新加坡人都有自己偏好的小贩中心。
如今,整个新加坡共有过百家小贩中心分布于各地。它们和商业步行街、社区广场、地铁公交站点一起,组成功能完整的公共空间,服务着居民的便利。
和港、台、马来西亚的小贩不同,新加坡的小贩入室但不上楼,仍接地气,受管理但负担轻,有秩序而不失活力。兼顾不同阶层需求,包容短长期的考量,小贩中心,眼里有小贩。
庶民饮食,撑起一代又一代新加坡人
小贩文化在成为文化之前,其实也只是寻常物。
草根阶层小本经营,在几平方米的小空间里谋求生活。柴米油盐,才是现实。半世纪前的走鬼小贩,和当今的摊位档主,所求并无差异。
△菜市场摊位一角。
卖鱿鱼雍菜的潮汕大叔,70年代也曾经是一名“走鬼”。摆摊技能沿袭自上一辈,至今店名还是用的父亲的名字。61岁了,依然是凌晨四五点就要开始准备,一站就是一整天。
做煎饼生意的印度妈妈,一个人要带四个小孩。刚开始做小贩的时候,只想当场放弃。但是生活并没有给她太多选择。一眨眼,儿子都比她高了。吃了好多年的苦,如今只觉得感恩。她说,真是太好了,终于都熬过来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