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4-07 | 来源: 生活日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一般机主不会自己去卖,而是会跟‘键盘’合作,由‘键盘’联系、沟通买家,再由机主为买家提供账号,这样机主就不存在交易记录,键盘也没有直接提供账号。”这名反窃密从业者称,一个被非法改装的隐蔽摄像头成本价仅几十元,售价达百余元,经过这条黑产业链后,利益可达上万元。
犯罪成本低筛查难度大
酒店自查成本很高
记者以相关关键字在电商平台上检索,发现有几十元至几百元的“针孔摄像头”“微型摄像头”,最高月销上万。其中一家店铺售卖的“微型摄像头”尺寸为1元硬币大小,商品介绍称,可一键手机远程监控,并且“免插电、免布线”。
山东知行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反窃密技术工程师刘超龙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他告诉记者,在黑产业链中,有专人改装摄像头,成本极低,“摄像头被改装成插座、充电器、吹风机,甚至路由器。”
刘超龙表示,一些家庭所用的远程控制摄像头多是小品牌,对于一些具备计算机技术的人来说,很容易被攻破。
针对酒店行业“偷拍”事件频发的现象,多个酒店集团曾对媒体记者称,开始将防“偷拍”列入酒店日常安全检查。但北京、山东、广东的多名反窃密从业者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酒店实际实施起来仍有难度。
“反偷拍需要专业的技术、专业的设备,并不是通过简单检查就能找到摄像头的。”北京的一位反窃密从业者直言,如果让专业人士对酒店房间进行反窃密作业,成本很高,“一个房间仅仅是对摄像头进行清理,就要花费上千元。”
这名反窃密从业者透露,他曾在一家宾馆房间中找出多个改装摄像头,“分别藏在路由器里、空调里、墙面的装饰画、床头和电视柜里。”
“酒店的服务人员很难判定、寻找房间内的摄像头。”刘超龙认为,酒店方应该请专业人士对工作人员进行反偷拍、反窃密的定期培训。
网传检测隐藏摄像头方式大都不靠谱
专家:入住酒店或民宿可用强光手电进行初步检查
那么普通人在住酒店时,如何检查摄像头?目前,网络流传最广的方式是用手机进行检测。首先打开手机的摄像头,找到拍照功能,把房间内所有的灯都关掉,然后把手机对准墙壁四角,寻找针孔摄像头。假如手机屏幕出现小红点,则说明很可能安装了摄像头。
刘超龙认为,这种方式效果并不好,也误导了很多人,现在的偷拍技术已经更新换代,变得越来越隐蔽。
“入住酒店或者民宿时,我们可以随身携带一支强光手电,不建议使用手机的手电筒功能,因为手机的手电筒是散射光,不能聚焦光线,所以不仅不好做检查,甚至还会影响检查时的判断。”刘超龙建议,在入住后将室内光线调暗,然后用强光手电把房间里的设施依次照射一遍。摄像头镜头会反光,在检测时,发现异常的反光点就要做进一步的细致检查。
在客房内以床为中心,四周45°角的范围内进行检查,尤其是插座、摆件、空调挂机、中央空调出风口、电视机周围、台灯、烟感器等电器,另外纸巾盒、烟灰缸、花瓶、绿植、纸篓等设施也需要检查。并且卫生间里的洗护瓶、吹风机、淋浴花洒、纸篓等位置也是重点检查的对象。
另外,在入住酒店或者民宿时,尽量选择连锁品牌酒店入住,尽量不选择客房环境布置较为复杂的主题酒店。
对于家用监控摄像头,刘超龙建议,账号和密码一定不要泄露,不要使用厂家出厂密码,安装后就立即更换,接入的路由器网络密码也要定期更换。
“以上方式是我们没有专业检测工具时能够比较轻松做到的,但只能进行初步的检查,所以并不能完全保证隐私安全。”刘超龙直言。
记者手记
谁能保证自己不成为下一个被围观者
“难道住个酒店还得背个帐篷”“出门要防人脸识别,室内要防偷拍盗录,第一次有了当明星的感觉”……网友的吐槽和担忧,凸显了偷拍黑产给公众带来的极大困扰。猖狂的偷拍产业,几次三番上“热搜”,这一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却又屡禁不绝,这深深刺痛了公众的神经。
违法成本低是重要原因。现实中的相关案例多是对不法分子实施治安处罚,不过“罚酒三杯”,很少动用刑罚、判处实刑。2019年广东佛山警方抓获一名利用针孔摄像头实施偷拍行为的嫌疑人,最终依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处以10日行政拘留的处罚。同样是在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相关案件的刑事判决书。2017年10月24日,被告人钱某因在四川省射洪县的多家宾馆、酒店房间内偷偷安装摄像头,偷拍客人隐私,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但钱某不知悔改,继续在四川省的多家主题酒店内安装摄像头。随后,由另一被告人将视频筛选后上传至“百度云盘”。并在“QQ”群里发布,以“包月”看直播、“付费”下载等方式出售给他人。案发时已经拍摄了8位客人的19个视频文件。-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