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4-07 | 來源: 學術頭條 | 有3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比特幣 | 字體: 小 中 大
隨著比特幣(BTC)在全球范圍內獲得廣泛認可,其所代表的價值可謂水漲船高,如今1 BTC就能兌換成約58154美元的 “真金白銀”。況且,這麼值錢的比特幣理論上最多只有2100萬枚,數量非常有限,這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團隊耗費大量資源去 “挖” 這種 “數字黃金”。
簡單類比,這個過程就像開采金礦壹樣,眾多比特幣 “礦工” 或者 “礦場” 通過 “加密貨幣礦機” 全年不停歇地進行 “挖礦”,不斷獲取比特幣財富。
圖|規模化運行的礦機(來源:Coindaily)
但是,在這壹財富密碼背後,比特幣礦機的耗電量拾分驚人。據劍橋研究人員曾公布的壹項比特幣耗電指數顯示,如果把比特幣看作是壹個國家,它的耗電量足以排進全球前30,“挖礦” 活動目前年耗電量約為121.36太瓦時(TWh,1太瓦時為10億度電),超乎人們的想象,除非比特幣價格大幅下跌,否則耗電量仍將只增不減。
那麼,在中國,比特幣區塊鏈運行造成的耗電量,以及當前和未來的碳排放模式又是怎樣的?關於這個問題,來自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的專家團隊及其合作者對此進行了建模分析,相關論文已於4月6日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圖|中國的比特幣區塊鏈運營碳排放量與可持續性政策評估(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研究發現,在沒有任何政策幹預的情況下,中國境內的比特幣區塊鏈年能源消耗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峰值,約為296.59太瓦時,並相應產生1.3050億噸的碳排放,這在國內182個城市和42個工業部門中名列前拾。此外,研究人員還對比特幣挖礦的碳排放水平管控政策措施進行了探討。
財富驅使下的瘋狂
近年來,基於系統動力學(SD)的模型被廣泛應用於某壹特定領域或行業的碳排放流量估算,在這基礎上,研究人員開發了比特幣區塊鏈碳排放模型(BBCE),以評估不同情景下中國比特幣網絡運營的碳排放水平。
他們建立了比特幣區塊鏈碳排放系統的系統邊界和反饋回路,作為研究比特幣區塊鏈碳排放機制的理論框架,大體上,BBCE 模型由叁個子系統組成:比特幣區塊鏈挖掘與交易子系統、能耗子系統和碳排放子系統。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