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4-10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這個春天,台灣(专题)地區正遭遇壹場“56年來最嚴重”的旱災,日月潭也罕見探底。在旱情嚴重的地區,自4月6日起實施減壓供水或“供伍停贰”措施,讓當地民眾連正常的生產生活都成了奢望。
面對旱情,民進黨當局壹邊采取救急措施,壹邊大辦“祈雨法會”試圖感動神明,但收效甚微。有人質疑,蔡英文(专题)上任之初編列千億新台幣治水,為何到頭來“還是沒水喝”?
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灣本島亮起壹片水情警報燈之際,水資源比台灣更緊張的金門,卻因為有大陸供水,至今未執行限水措施。3月金門民生及工業需水量中,大陸供水占比已超68%。有台媒感歎,金門用水“仰賴大陸水源供應”。
金門人喝上福建水是近年兩岸交流合作的成果之壹,上海社科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對觀察者網表示,未來通電、通氣、通橋可以在此基礎上進壹步發展,“當地民眾對這些進展有高度期待,如果實現了這些,金門馬祖地區和大陸的連接會更加緊密,對促進兩岸合作,會形成壹個非常好的示范效應。”
2018年8月5日,來自福建的清水流進金門田埔水庫旁的受水池 圖源:新華網
多地“供伍停贰”、半導體與農民“爭水”
作為雨水量豐沛的海島,台灣近期卻出現罕見的旱情,對此,島內普遍的說法是,2020年豐水期台灣遭遇56年來首次無台風,台西部水庫集水區自去年6月至今降雨量僅為往年贰至六成,導致今年水情相對嚴峻。
日月潭底整片土地龜裂 圖源:中時新聞網
位於南投縣的日月潭水位急降,截至4月9日蓄水率僅35.9%。潭底大片土地幹涸,地面龜裂成細小塊狀。有台網民調侃:以往的“泳渡日月潭”活動,今年可以改成“日月潭路跑”。
日月潭並非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台灣中南部多個水庫蓄水率僅剩不到10%,台南白河水庫蓄水率更是直接“掛零”。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