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4-10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據《金門日報》消息,去年金門全年降雨量僅約476毫米,不到歷年平均降雨量的壹半。缺水確實影響到金門的農田灌溉,導致高粱收成少於往年,但民生用水卻供應如常,未有減壓/減量供應。
替金門解圍的,正是大陸水。
2018年8月5日,福建正式向金門供水,源自晉江山美水庫的水,經龍湖抽水泵站抽水輸水至圍頭入海點,再經海底管道輸送至金門。
從那時起,大陸水極大緩解了金門的缺水情況,而在這次數拾年壹遇的旱情中,大陸水的重要性更為凸顯。
以上個月為例,據台當局“水利署”數據,2021年3月金門縣民生及工業需水量為2.32萬立方米/天,其中,日均自大陸引水量達到1.58萬立方米/天,占比超過68%。
2021年3月金門民生及工業需水量 圖源:台當局“水利署”
金門縣長楊鎮浯在去年11月16日的壹則臉書帖文中表示,水情吃緊,受惠於大陸供水的支持,民生用水正常供給,讓地區家家戶戶用水不虞匱乏,也或許因此降低了大家的警覺性,“阿牛(楊鎮浯自稱)要呼吁鄉親壹起來省水抗旱。”
評論中有網民追問,現在不是“金夏通水”了嗎,楊鎮浯解釋:“就是因為通水了,我們今年供水才可以正常,但省水習慣還是要落實。”
3月22日,楊鎮浯在帖文中再次指出,過去壹年多來,金門遭遇50年最嚴重旱災,農損慘重。民生用水上,因為有陸水的補充,我們努力維持正常供水,至今未執行限水措施。
台媒也承認,去年金門用水“仰賴大陸水源支應”。
“金門本來比(台灣)島內更缺水,後來實現了從大陸引水,可以很好滿足金門的需求。”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說,“他們今年主動要求大陸每天多提供壹些水過去,所以金門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大陸這邊的供水保障了他們的生產生活需求。”
上海社科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指出,當年金門缺水嚴重的時候,靠台灣本島向其運水來緩解困境,“現在這種情況應該說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大陸的支持是金門地區克服用水困難的壹個最重要支撐。”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3月31日介紹,自2018年8月5日至2021年3月28日,目前福建向金門持續、穩定、優質供水累計1219.12萬噸。今年元旦以來,針對島內和金馬地區持續幹旱的情況,以及應金門水廠提出春季增加供水的要求,福建向金門日均供水由1.4萬噸提高到1.71萬噸,累計供水148.9萬噸。“金門鄉親再也不為用水困難而苦惱。”
1979年發表的《告台灣同胞書》提出了“兩岸叁通”的倡議。40年後的2019年1月,在兩岸已經實現“通郵、通商、通航”的基礎上,習近平(专题)總書記提出“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准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