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4-19 | 來源: 新京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比特幣 | 字體: 小 中 大
▲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4月17日,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在經歷壹周狂漲後掉頭向下,上演了壹出“瘋狂的大跳水”。
此前的半年裡,加密貨幣的交易價格扶搖(电视剧)直上。這其中的“主力品種”比特幣,已完成價格翻番,以太幣則在壹周前首次攀升至2488美元的單價,曾長期因名稱被當作笑柄的狗狗幣,則同樣在當周創下單日上漲200%的好戲。
壹時間,投機市場人頭攢動,杠杆投機者們彈冠相慶,慶幸自己“總算沒錯過這撥”。
“跳水日”當天,比特幣壹路沖到61293美元的歷史新高,其余加密貨幣品種也聯袂狂漲,壹時間“幣圈”裡喜氣洋洋。
但滅頂之災毫無征兆地倏忽而至:比特幣忽然如斷線風箏般掉頭向下,最低跌至53302美元,隨後才勉強站穩在55000美元上方,24小時內跌去近15%,創下今年2月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其余加密貨幣品種也不遑多讓。
高台跳水,玩的就是心跳
點數上的損失並不足以勾勒投機市場的慘狀。加密貨幣市場並不是股市,市場主力是疊加了杠杆的短線投機客,任何大起大落都必然引發大量杠杆投機者的強制平倉,從而導致許多壹路“賺指數”者壹瞬間血本無歸。
有投資者說,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玩的就是心跳”,很多玩家既已坐享了半年來財富效應的利好,就必須吞下“大跳水”帶來的割肉之痛。
事實上,敢在杠杆期貨市場“劃水”,都要有些膽量和身家,其中不乏所謂“技術派”、“數值派”。面對“大跳水”,他們當然會追問原因。
加密貨幣市場並非官方監管下的市場,是沒有“官方消息”的,流傳的小道消息卻不少。
比如,有消息稱,美國財政部計劃和金融機構合作調查借加密貨幣洗錢的行為,這“意味著監管時代的到來”;
此外,土耳其央行上周宣布,自4月30日起禁止使用加密貨幣及其他數字資產進行支付。
但這些未必站得住腳。美國之所以任由“比特幣們”上躥下跳卻不加監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基於國際法原則,監管即承認其合法性。至於土耳其央行的禁令,真倒是真的,但該國近期內外交困,金融形勢太特殊,從體量上也難以產生足夠的“帶頭效應”。
事實上,自加密貨幣交易誕生至今,就壹直在各路明暗莊家高度控盤的基礎上,反復哄炒各種多空題材,令交易價格上躥下跳、忽冷忽熱。
占據消息、資金、通道叁重優勢的莊家,正是借這種“猴市”和“消息市”,在盡可能短的周期內,翻來覆去地收割壹茬又壹茬“韭菜”,並因屢屢奏效而樂此不疲。
此番“大跳水”,大概率是又壹輪“冰火兩重天”的上半場。中小杠杆投資者可能在大漲和大跌之中“兩頭被洗”,但大鱷們卻未必不是連獲兩輪豐收。
“擊鼓傳花”的游戲如何收場?
許多專業人士都指出,“比特幣們”半年來的火箭式上升,和眾多名人、機構真真假假的“站台帶貨”息息相關。
去年10月,支付平台PayPal允許客戶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保存在其數字錢包,被公認為本輪大炒作的“沖鋒號”。
稍晚,摩根大通、維薩和萬事達相繼揚言將開始提供加密貨幣服務,高盛、摩根士丹利也不甘寂寞隨後跟進。
前不久,馬斯克高調力挺狗狗幣,並宣布特斯拉汽車可以用比特幣支付;此外,4月13日,比特幣交易所Coinbase成為首家獲准於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加密貨幣企業,估值高達800億美元以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