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5-08 | 來源: 晚讀書房 | 有26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我還愛看電視劇,看到難過處就跟著放聲哭,高興處就放聲笑。有時還想不通編劇為什麼這麼處理。自己就琢磨,要是我做編劇,我就怎麼處理。我現在還在研讀《易經》,心得也記下了壹本。
你看,我平時有這麼多事情要做,這麼多新知識要學,哪裡有時間去寂寞呢?此外我還有個辦法,就是家裡不要太寂靜。要經常開著電視,就好像總有人與你說話,向你唱歌,你就不會感到孤獨。
我有叁個孩子每周都回來看我。我兒子離我挺遠,我不希望他每周都來,就對我女兒說,你跟你哥哥說壹下,不用每周都來,打個電話問問就行了。他後來就兩個禮拜回來壹次。
我平時過得很充實、愉快,不希望別人來幹擾我。老年人要熱愛生活,關心時事,心胸開闊,心情舒暢。這樣遇到疾病就能頂得住。
03
第贰目標
要爭取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走得快壹點”
既減少自己的痛苦,也盡量避免給他人造成的負擔。人人都希望晚年走得快壹些,但死生有命,這也可以事在人為嗎?
我認為,要想“走的快壹點”,首先要做好“走”的思想准備,該走的時候幹幹脆脆、無牽無掛、了無遺憾。我來告訴你我的體會.
1.不怕死
其實無論多大年齡都會怕死,死亡總是令人恐懼的,怕臨死前的病痛,怕與親人訣別時的撕心裂肺。誰不怕啊?可是怕又有什麼用,這是自然規律,只能坦然面對呀。
從70歲時我就想,人活柒拾古來稀,何況還有許多偶然因素。黃泉路上無長幼。所以活壹天就賺壹天。人的生命分為數量和質量。我不在乎數量,而看重質量。只要每天的生活都有質量,什麼時候“走”就順其自然。
不怕死,就必須擁有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可以超越死亡,享受生期。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就活得自在,活得痛快。解決不好,就終日惶惶不安。我現在就活得很痛快。
好多知識學不完的。我從來也不寂寞。我不喜歡跟街坊鄰裡的老太太們聊家長理短的事。我覺得不如看電視,能得到很多新鮮知識。
我愛看足球、網球、台球。我是丁俊暉的粉絲。對於國際上的壹些新聞我也很關注。這樣我心情很舒暢,對疾病就能頂住。
我前年尿血,在叁院檢查發現我左腎上有個腫瘤,可能是癌症,醫生和家屬都主張要做手術切除。我不同意。
我說我已經92歲了。我將來走不壹定是因為這個腫瘤。即便是這個原因,動了手術後又會出現其他病。那何必呢?我就思量,癌症喜歡什麼?
它喜歡酸性的東西,不喜歡鹼性的東西。我就不吃酸性的大魚大肉,餓死它!而多吃蔬菜水果。還吃抗癌食品,例如蘑菇、西蘭花等。兩年來沒有任何感覺。
現在我幹脆就不去檢查了,也不管它變大了還是小了,愛怎樣怎樣。已經兩年了我壹直與癌症“和平共處”。現在既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精神負擔,每天都生活得很充實,很有質量。
任何事情只要想得開,就會戰勝它。當然如果將來真是癌症發作的話,後期會很疼,我就留壹筆錢打止痛針。我對女兒說,將來我昏迷了就不用打了,沒有知覺了還打它幹嘛,”走人”就完了嘛!
中國人連死都不怕,還怕什麼?精神上只有達到壹定境界,才能超越生死。超越了生死,才能放下生死,輕松享受有限的生期。我現在壹個人生活,兒女說還是找個保姆陪住吧。
否則萬壹哪天犯了病都沒有人知道。我說犯了病又怎樣,無非是拉到醫院搶救唄。搶救過來又怎樣,還不是不死不活地拖著?
人的壽數到了,就要順其自然,犯了病還搶救他幹嘛?身體功能衰竭了,無疾而終,順其自然,這是福氣呀,你說是不是?古人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來不怕死,就活得輕松,生活質量就高。我就是懷著這種心態壹天壹天活過來的。事實證明越是不怕死,就越是死不了。
我現在已經94歲了,而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哈哈,我覺得自己賺到的已經太多了!
2.不愛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