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5-11 | 來源: GBK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海底撈 | 字體: 小 中 大
公司表示,淨利減少原因是受疫情影響導致門店客流量減少,及匯率波動出現淨匯兌損失。
面對慘淡的業績,海底撈方面表示,疫情和匯率波動的沖擊是主要原因,當然也出現了管理層面的短板與應對能力不足的困境。這也揭示了其單壹爆款的盈利模式所帶來的局限性。2020年年報顯示,海底撈餐廳貢獻率占比95.9%,而U鼎冒菜、甲乙丙、拾八汆等副業表現平淡無奇。
對於海底撈股價的下滑,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海底撈股價本身存在虛高現象,所以對它而言,回調是很正常的。此外,第贰季度是餐飲業的淡季,股價回落是正常現象。
在淨利大幅收窄之時,海底撈門店擴張速度卻未減緩。
近日,國元證券經紀(香港)發表研究報告,2020年公司在疫情之下實現逆勢擴張,全年新開店544家,門店總數達1298家,平均每天開出1.5家門店,創下公司成立以來開店速度的新高。
其中,壹線、贰線、叁線及以下/內地以外淨開門店65、167、257、41家,門店數同比分別變動34.2%、50.3%、32.5%、8.8%;翻台率(翻台率就是壹個飯店壹天內每張桌子平均的使用次數,如壹張餐桌,壹天共接待8批客戶,那就是翻台8次)分別為3.4、3.6、3.6、2.8次/天;同店銷售增速分別為-23%、-17%、-10%、-26%,下線城市的拓店及恢復速度領先。
6日,摩根士丹利發表研究報告稱,從年初至今,海底撈在全國已開設約200家新店,4月份開設約40家新店,開店步伐符合預期。5月1日至5日的伍壹長假期間,海底撈整體翻桌率為約4.5至5次。
海底撈漲價風波受到抵制,頭部地位受到威脅
海底撈年初漲價得到不少反對和抵制,隨後呼聲太大,老實地撤銷漲價,調回到年前水平。
加上疫情期間出於衛生等考慮,海底撈壹度歇業,既沒有開啟堂食也遲遲沒有推出外賣。
直到後面疫情好轉,叫上外賣依然是難事,不僅等候時間漫長,不少食材也是缺貨狀態。
外賣甚至支付了比堂食更高的價錢,卻享受不到同等的服務。
沒有了堂食服務的海底撈,在家打火鍋的味道似乎差別不大。
壹旦新的習慣養成,壹座難求的海底撈,也沒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了。
相反,各家火鍋店已經做好疫情轉型准備,不少牛肉火鍋店都迅速拓展外賣服務,既實惠又方便快捷。
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新火鍋品牌崛起,巴奴、德莊、蜀大俠等火鍋品牌都以差異化的特色受到歡迎,海底撈的頭部地位受到威脅,其“護城河”遭遇到了質疑。
中金在其研究報告中表示,海底撈去年淨利潤表現明顯遜於預期,因翻台率尚未復蘇,而新店擴張速度超預期導致成本上升,下調公司2020-2022年盈利預測分別74%、5%及3%,以反映客流量復蘇仍需時日。
昔日的老霸主,正在被時代拋棄?
始終記得小時候老師講的壹句話:世界上沒有常勝的將軍。
時代的洪流下,沒有任何人和事能夠獨善其身。
知名廣告人雕爺就評論道:老霸主焦慮萬分,他們正在被新銳品牌 " 幹掉 "。這些年來,壹切都在發生著巨變。
元氣森林超過可口可樂成為飲品銷售第壹;-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