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5-11 | 来源: 爱旅游的哆啦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胡歌 | 字体: 小 中 大
虽然,如今满眼都是些时间留下的残垣,宝山路,还有附近的宝源路、宝通路,也无法避免被拆迁的最终的宿命。
可属于那里的过往,并不会因此消失殆尽,因为会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将它的故事讲述。
宝山路由于的南端靠近北站,当年建成后不久又在此设立了「商务印书馆」,很是繁荣,车水马龙,人群涌动,华灯初上,更是喧哗一片。
但在1927年四一二事变和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宝山路受到重创,战后不少区域都成了贫民窟。
除了历经战火,宝山路还是郁达夫、瞿秋白、郭沫若、老舍等文化界人士的活动场所,因为毗邻商务印书馆,大部分住宅由商务承租,那里就成为了书馆职工居住。
弯曲的街巷,在挨过了枪林弹雨和亲历了黄金时代后,恢复了平静,也逐渐被时代湮没了,好在《繁花》即将为我们开启这尘封的岁月。-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