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5-13 | 来源: 采薇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渐渐地,林月发现自己待人和善的人生准则正在从生命里划去,取而代之的是丛林生存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她正在学习成为一个强者,戒掉玻璃心,勇于说不,心如磐石。她感觉自己变成了Y学院教师模板中的一员,竟然觉得不那么累了。
5
2020年12月,学院群里突然发出一条消息,如巨石入湖,掀起一阵波浪——此前刚刚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张志教授,因为积劳成疾,一晚在写字桌上陷入昏迷送入医院,医院已下达病危通知。
张志教授是Y学院上升的新星,有很多成果。
近年来,过劳死的案例在各知名大学频发,外人可能只是看到在大学里的风光,羡慕教师的悠闲,但所不知的是,现在的教师工作时长早已超过996,工作时间忙上课,下班时间还要做课题、写论文。林月自己就已经是全年无休,当初怀孕生孩子时,也是论文写到进产房前一段时间才停笔,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之多。更不用提那些着述等身的学者,谁都不是三头六臂,大家都是用透支生命换来学术的点滴成长。
自从张志教授住院后,群里的每个人都在关注这个事情。张志的奋斗之路也逐渐被大家知晓:他出身于一个偏远山村,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仅有3间瓦房,到现在也仍然没有换房。他虽然是大学老师,但也并不宽裕,家里还有弟弟妹妹要供读书,父亲母亲也需要供养。他从小就很努力读书,他父亲说,连走山路的时间都不忘拿着书背诵。
如今,张志教授生死未卜,让每一个人都很揪心。同事们纷纷为他捐款,同时也在默默反思究竟该不该透支生命去换取那些所谓的追求?
林月以前从来没有过多考虑过生死的问题,但人已中年,扑面而来的是全家老小的生活重担,已近古稀之年的父亲虽然一直不认同林月的追求,但在生活方面却很关心她,时时帮她带孩子。反观自己,却是很少有时间陪伴父亲。
林月决定适当地放松一下,稍微放自己一马。
2020年的圣诞节,我和林月终于有时间一聚。她看起来依然清瘦,有点憔悴,但精神挺好。我们喝着茶,散漫地聊着过去一年所经历的事情。
林月说,Y学院虽然人际关系比较冷淡,但终究是公正的。因为她努力工作,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这在以前的X学院是不可能的。而在一些比赛当中,即便是院领导参赛,表现不好也照常被淘汰,这一点,还是让人振奋,也能让人能看到一点希望。并且,在这一年疫情期间,一家人也都平平安安的,不缺吃少穿。
我说:“是啊,你看你的人生其实就很好,只是你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林月看着窗外,又说:“记得刚去读博那一年,导师曾指着窗外的天空说,泰戈尔有诗云:‘天空不曾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有多少人能真正留下痕迹?更多的人,不过是芸芸众生,如蝼蚁般苟且生活着。那个时候,我就立志想做一个能留下痕迹的人,至少是能在天空翱翔的人。但现实是,我们得很努力才能做个普通人。甚至,我们努力了很久,还没有当初看起来‘不努力’的人过得好。”
我笑着说,泰戈尔还有一句诗:“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不用去羡慕别人,其实每个人到最后都是一样的。”
最近,林月又开始在为评职称做准备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