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5-22 | 来源: 8字路口 | 有6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以色列 | 字体: 小 中 大
这样的一支精锐,在这次行动中充当的角色竟然是——替补。
因为,前面还有两群更出色的竞争者。
伞兵旅,伴随以色列建国成立的王牌部队,参与了上百次大小战争和边境冲突行动,屡立奇功。
他们将负责清场,控制塔台等建筑物,并阻挡可能前来增援的乌干达军队。
打头担任突击队的队员,全部来自约尼带领的总参谋部侦察营。
他们将乘坐第一架飞机最先降落,冲进航站楼解决恐怖分子和守军,解救人质,再最后一个离开。
前往恩德培途中正在休息的突击队
从训练营地出发前往首都的航班上,约尼给女朋友写了一封信:
……我记得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话剧,里面有一个哀伤的、歇斯底里的哭声——“让世界停下来,我要离开,离开!”
……但是你不能让我们身处其中的疯狂世界停止旋转,引力法则也不能让我们摆脱它而获得自由。
所以,无论爱与恨,无论生与死(当然,只要可能,我会选择生),你我都无法独善其身。
得知自己的任务后,很多士兵都亲吻了前来送别的连队女秘书。他们担心这次任务可能有去无回。
他们不知道,这次救援决定的做出是如何艰难。
前一天晚上,总理拉宾已经写好了辞职信。
如果救援行动失败,造成人质和部队的惨重伤亡,作为最高领导人的他将第一个站出来承担责任。
跨出家门的时候,他对妻子说:
明天早上,要么以色列的股市暴涨,要么我被吊死在广场。
起初,几个解决方案在政府高层手里来回决策,谈和的意见占多数。
而国防部长西蒙·佩雷斯的态度,独树一帜。
他说:
同恐怖分子交换人质可能成功,但赢不来尊重;行动不一定成功,但一定能赢得尊重。
佩雷斯一家是来自波兰的犹太移民。他从小是被祖父,一位虔诚的犹太老人带大的。
在告别时,舍不得离开家乡的祖父用亲切而威严的声音叮嘱他:
答应我,你会永远做一个犹太人。
几年后,德国入侵波兰,展开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他的祖父不幸遇难。
佩雷斯在晚年的回忆录中如此描写:
那天,纳粹士兵穿过森林,来到村庄的广场上,把祖父和其他犹太人集中在一起,赶进我们那间朴素的木头犹太会堂,用木板把大门封死。
之后,火焰燃烧的噼啪声响起,烟从门缝中涌入,火越烧越烈,我的祖父披上他的祈祷披肩,唱起了最后的祷文——保持着最后一刻的坚忍和尊严,直至大火夺去了他的话语、呼吸,夺去了他和其他所有人的生命。
这样的压力和感情,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内阁投票,所有人一致同意军事行动。
只因同为犹太人,他们都有着相似的出身和家庭背景。-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