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5-22 | 来源: 三联美食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美食指南 | 字体: 小 中 大
纪录片《早餐中国》
这种酸味源自最初以酸水泡米时,大米自然发酵而产生的酸味,且在榨干米浆时,会进行二次发酵。另外,制成的粉还需用自然发酵的酸淘米水与清水混合着汆熟。如此一来二去,酸味便被写进了酸粉的骨子里。
一碗由酸粉制成的美味素粉,其灵魂所在就是用来拌粉的辣椒油。一位优秀的素粉师傅,必能掌握七星椒、灯笼椒、条子辣椒、花溪辣椒等等辣椒的调配知识与味道差别:哪种辣椒肉厚,哪种辣椒适合烈火炸制烹饪,哪种辣椒味道更刺激……小小的几颗辣椒里,存放着老板几十年的烹饪经验与选品技巧,他们总是能挑出最适合附近人口味的辣椒,将其研磨成细腻的辣椒面,再与红油相融,共同构成辛香扑鼻的辣椒油:前者主导辣椒油的辣味,而后者则起到了提香的作用。
食用时,往用凉水漂凉的酸粉里淋上红辣椒油,将花生米用油炸酥脆,撒上葱花、姜末、蒜茸和切成小丁的黑大头菜、泡酸萝卜,即可开始大快朵颐。
纪录片《早餐中国》
细细数来,贵州米粉的确滋味颇多,除了酸汤粉、素粉、羊瘪粉外,还有多达几十种粉。而它们的具体区别与味道,恐怕只有贵州当地专业的食客能道清一二。唯一不变的是,无论哪种米粉,都是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的好食粮。湿粉干粉,配以菜码,佐以蘸水,爽快下肚,只觉酸辣咸鲜在口中久久回荡,萦绕舌尖。
从一碗小小的粉,你能窥到生活在西南地区的人们的起居生活与文化习俗,体味弥漫在小巷街角的江湖市井气息。这几分“有容乃大”的气魄,真叫于大都市中忙碌奔波的人,立刻从食不暇饱的生活中抽身,到贵州嗦几口正宗米粉。-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