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6-01 | 來源: 夏說而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張藝謀超生 | 字體: 小 中 大
曾經是最好的“兄弟”
1950年,張藝謀出生的時候,他未來的“兄弟”張偉平,還要再等8年才能向他報道。
而他未來的3個女人,則壹個要等1年(肖華),壹個要等15年(鞏俐),最後壹個更誇張,要等31年後(陳婷),才能陸續前來——
把她們的愛,無私“獻”給他。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管是男人和男人,還是男人和女人,都要說緣分。沒有緣分,壹切白搭。
比如,張藝謀和張偉平的緣分,就是16年。緣分來時,他們互相成就,好成“兄弟”,每天同穿壹條“褲子”。
緣分去時,他們“分道揚鑣”,甚至“反目成仇”。
現在已分道揚鑣
而張藝謀和肖華,和鞏俐,和陳婷的緣分,則壹言難盡……
不是說愛就能愛,也不是說分就能分。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愛,總是充滿了無奈和悲哀,還有永遠也說不清道不明的兒女情長,愛恨情仇。壹、
還在晚清時期,張藝謀的祖上已是陝西臨潼的大戶人家。
民國初年,張藝謀爺爺從燕京大學畢業,經過壹番奮斗,當上了陝西柞水縣縣長。張藝謀父親張秉鈞,從黃埔軍校畢業,經過兩番奮斗,當上了國民黨的軍需官。
1949年,西安解放前夕,29歲的張秉鈞,迎娶西安玫瑰女中的學生張孝友為妻。至於是不是“自由戀愛”,那就不好說了。
那時的張孝友,19歲,桃李年華,比玫瑰花都漂亮,比張藝謀父親小了整整10歲。因為喜歡上大學,就放出話來——
“誰供得起我上大學,我就嫁給誰。”
結果,讓已經棄武從藝的張藝謀父親“撿”了個便宜。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