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6-04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天安門 | 字體: 小 中 大
北京——30年來,對於自己在軍隊開進北京、鎮壓天安門廣場學生抗議活動那壹晚所看到的屠戮,江林壹直保持沉默。但記憶折磨著她——士兵在黑暗中朝人群開槍,壹具具軀體倒在血泊中,還有她在廣場附近被士兵打倒在地時,棍棒發出的悶響。
江林當時是人民解放軍的壹名中校,她不僅目睹了那場大屠殺,還看到了眾將領如何徒勞地勸說中國領導人不要用軍隊鎮壓親民主抗議者。那之後,當局把抗議者關進監獄,抹去殺戮的記憶,她雖只字不提,卻壹直受著良心的譴責。
如今,在1989年6月4日鎮壓事件3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66歲的江林終於下定決心要說出她的故事。她說她覺得必須呼吁進行壹場公開的清算,因為,包括習近平主席在內的數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對這場暴力事件從未表達過任何悔過之意。江林本周離開了中國。
“那種痛苦已經折磨我30年了,”她在北京接受采訪時說。“所有參與的人都應該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說出來,我覺得這樣對死者、對生者、對未來的孩子都是壹個責任。”
江林的陳述有著更廣泛層面的意義:她進壹步揭示軍隊將領曾如何抵制武力清場的命令,他們此前已控制廣場數周,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
她提到自己曾參與傳達幾名高級將領的壹封信,信中表達了對戒嚴令的反對,另外她還透露了其他壹些指揮官的信函細節,勸諫領導層不要在北京動用軍隊。她曾在街上親眼目睹士兵們急於奪回對天安門廣場的控制,開始執行中共下達的命令,向人群肆意射擊。
盡管已經過去30年,這場大屠殺仍是中國政治中最敏感的話題之壹,當局為將其從歷史中抹除付諸了持久努力,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中共無視各方壹再的呼吁,拒不承認肆意射殺學生和市民是錯誤的,也不願對死者人數進行全面的統計。
當局會定期拘捕昔日的抗議領導人,以及鎮壓中遇害的學生和市民的父母。中國西南部某法院今年將肆名男子定罪,原因是他們售賣了指涉天安門鎮壓事件的白酒。
多年來,不多的幾位中國歷史學家、作家、攝影師和藝術家曾努力將中共想要人們忘記的這部分歷史記載下來。
但江林做出挑戰這種沉默的決定,還承載著另外壹層政治指控,因為她不僅是壹名老兵,也是軍中權勢人物之女。她的父親是位將軍,她從小生長在軍隊大院。大約50年前,她自豪地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壹名軍旅記者,在那段時期的照片裡,身著綠軍服的她精神飽滿地站立著,手拿筆記本,脖子上掛著照相機。
江林說,她從未想象過軍隊會把槍口指向手無寸鐵的北京民眾。
“怎麼突然壹天就變天了,就是你能夠開著坦克、拿著機關槍向老百姓掃射?”她說。“我想簡直是瘋了。”
江林現居國外,她之前在《解放軍報》的上級錢鋼證實了江林講述的細節。江林分享了數百頁發黃的稿件,包括壹部回憶錄和日記,都是她在苦苦思索這場屠殺的根由的過程中寫下的。
“我不止壹次地幻想,我穿著喪服走向了天安門,在那裡,我獻上了壹束潔白的馬蹄蓮花,”她1990年寫道。
“人民的軍隊”
1989年5月,為驅離天安門廣場的學生抗議者,廣播和電視新聞開始高聲宣布中國政府將在北京大部分地區實施戒嚴,江林頓時感到壹陣錐心的恐懼。
抗議活動是4月爆發的,當時學生紛紛走上街頭悼念突然離世的胡耀邦。這位備受愛戴的改革派領導人希望有壹個更清廉、更開明的政府。
在北京城區肆處下達戒嚴令後,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示意可以考慮動用武力。
此前已有研究發現,幾名高級指揮官曾抵制對抗議者實施軍事鎮壓的命令,但關於軍隊內部的反抗程度,以及軍官曾如何抗命,江林給出了新的細節。
赫赫有名的第38集團軍軍長徐勤先將軍,曾拒絕在無明確書面指令的情況下率部隊入京,並且選擇住進了醫院。柒位將領簽署了反對戒嚴的聯名信,並呈交給掌管軍隊的中央軍事委員會。
“信是很簡單,”她形容這封信說。“人民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不要進城,不要向老百姓開槍。”
江林急切地想把將軍聯名信的消息散發出去,於是通過電話將信函內容讀給了中共主要報紙《人民日報》的壹名編輯,這家報社當時正頂著上級的命令發布有關抗議活動的消息。但因簽署聯名信的其中壹位將軍表示反對,稱此信本不打算公之於眾,報社就沒有刊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