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6-23 | 来源: 凤凰weekly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吴研的微博,记录着她痛苦的申诉。
失业、连续噩梦、社交被阻断、声誉被倾轧、一次次精神崩溃和歇斯底里......为造谣买单的,到最后只有受害者。
而他们,明明什么都没有做。
03
社会性死亡,谁来买单?
“不过是开个玩笑”,这是造谣者们最常用的说辞。
在他们眼里,自己不过是“口嗨”一下,至于说这么严重吗?
他们假装看不到因为自己的“玩笑”,这些本该平静生活的女性,一夜之间成为了“母狗”、“荡妇”、“5K一晚的野鸡”。
哪怕被揪了出来,他们也不过嬉皮笑脸地道个歉,就像中山大学的造谣者一样,用了半年时间伪造约炮记录和裸照,道歉却只用了“一分半钟”,然后躲进了厕所。
为什么他们能如此肆无忌惮?
因为造谣的成本,实在太低了。
造谣吴研出轨快递员的俩人,只是被刑拘了9天。而这位用半年时间精心诋毁17名同学、将中山大学的多个院系营造成“淫窝”形象的赵某晨,仅仅被行政拘留了3天。
但其实,我们的法律在造谣诽谤案件上,完全可以给到更多支撑。
去年10月,吴研向当地法院以诽谤罪提起了刑事自诉,她的态度很坚决:我不要道歉,赔偿也一分不要,但“他们的刑事责任我会一追到底,绝不妥协”。
遭受网络造谣想向法律寻求援助,不是一件易事。在实际执行层面,受害者常常要面临举证难、网络转发责任鉴定难、损失定损难等问题,令很多躲在暗处的造谣者得以“全身而退”。
但吴研这一案子的后续发展,让人看到了希望。
杭州的检察机关在研究后认为,吴研案已经达到“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程度,于是按照刑法规定,检察机关提起了公诉。
最终,吴研案中的造谣者郎某和何某,分别以诽谤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