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7-06 | 来源: 功夫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学区房 | 字体: 小 中 大
社畜们纷纷回应:“恐怕只有真正的有钱人才会生三胎,我这还在找另外一半,因为没凑够首付,丈母娘不答应。”
政府希望老百姓多生娃,老百姓也说了:教育内卷太厉害,学区房价格太高,我们不想生了,直接躺平。
于是解决问题的路径出来了,首先是消灭学区房焦虑,所以西城区的政策不是拍脑袋,而是顺应潮流、趋势,而且是有大局观的选择。
给普通人的生活减压只是第一步,这一步必须坚决果断而且快,快到要将炒房资金锁在里面,不引起大的波动。
而且消灭学区房还是远远不够的,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尤其是是日本、欧洲的经验来看,要想老百姓多生娃: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种福利补贴必须跟上来,可以参考学习日本、德国、瑞士等。
关于福利,全国一下子铺开确实有难度,可以从财力充裕的城市先做起,比如北上广深其实都有条件慢慢动起来,或者找一两个区做试点。
若干年后,我们站在时光隧道中回望历史,会发现2021年的中国是个很有意思的坐标刻度:
她在这一年出炉了不少数据,也有了不少令人“意外”的政策,但是整个体系的运行逻辑从以往过度追逐增长变得更愿意去解决民生问题,更愿意去关注福利的微观环境,也更有勇气去打破旧的利益格局。
3
科技强国才是最佳路径
房价的问题也是大城市非常突出的问题。
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但是它又不仅仅是避孕药,它是摧毁实体经济的炸弹,它是遏制科技发展的罪魁祸首,它更是迷乱人心的迷幻药。
现在某些城市或者某些行政区域,甚至在网络谈论中,炒房客嘲讽实业家成为一种风尚,地产经济学家嘲讽“科技来钱不如卖地来钱快”成为一种潮流。
而另一方面,中国在关键技术上还是被“卡脖子”,华为手机就是一个明证。
炒房不能实现国家的科技进步,只会让科技人员对高房价绝望,在深圳,当地的决策者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深圳市长覃伟中在5月1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圳发展存在的差距和挑战 " 时着重点出——关键核心技术 " 卡脖子 " 问题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安全存在风险。
严厉的调控之下:6月份整个深圳的二手住宅成交套数只有2575套,这个成交量比10年前的成交数据还低。深圳的炒房客想夺路而逃,但是已经逃不出去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