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1-07-08 | News by: 阿独 | 有6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莫言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阿独按:今天这篇不是我写的,是从网易新闻看到,没署作者名,找来找去,还是找不到首发平台,知道原作者的朋友请在留言区补充。我觉得写得很好,文章阐述道理如涓涓细流,令人心悦诚服,观点面面俱到却又不偏不倚。
话说,2008年的夏天,中国作家莫言,斜坐家中凉椅上,安闲悠然地接受西班牙《国家报》的访问。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东北乡,自小失学,写作成名
当被问及,中国的作家,何时能摘取世界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时,他摇头想了想,似乎在盘点名单,沉默半晌。最后,他认真回复说,“或许100年之后吧”。不料,仅仅4年刚过,2012年的10月11日,正在高密老家看电视的莫言,戏剧性地接到这个从瑞典天空掉下的馅饼。
可更加戏剧性的是,倘若能欲知后事,我猜想,莫言估计真不想屁颠颠一路小跑,真去国外领那个“诺贝尔奖”定制杯子。
为啥不应该去领取,因为人有不虞之隙,有求全之毁,炙手可热的另一面,必是火烧火燎。
2012年,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也成为史上首位中国籍文学奖获得者
此后的事态表明,莫言奖杯在揽之后,不仅没有“大师化”,他领受的名誉损伤,似乎还莫名其妙地多过于得到。所以有人调侃,他得的不是什么“文学奖”,而是“炸药奖”。
对莫言来说,得奖最大甚至唯一的好处,是突然捡了笔750万巨款的进项,终于在60岁前实现了他要在北京买房的愿望。收到这笔钱后,他在北五环外昌平区的某公寓小区,“买了套大房子”。说来有点凄凉,获奖之前的莫言,虽为名人却非名流,老少三代挤住的,是单位90平米的老房子。他写了一辈子书,买不起一间书房,还好只有一个独女,“得过且住吧”。
可困扰的是,自得奖领钱后,他至今都尬在被内外“群殴”、为同行集体“炮轰”的局面。2012年底他才荣膺此国际殊荣,可隔年啥《莫言批判》之类的书籍就已联翩上市,毕毕剥剥,一副大批判之状。此后,络绎不绝于途的“名学者、名论家”,绑他搞地毯式轰炸,兴师讨伐,历数“罪状”;而大众呢,似也普遍对他不依不饶,对其文品与人身不断发动攻击,大有不批倒莫言就对不起列祖列宗的架势。
莫言从无正面回应,可心有余悸是肯定的了。某次难得接受杂志采访,他说了一种很心寒的幽绪,“不大敢说话,一谈及啥,马上就会有人聚集来攻击”。此前的莫言,名气虽大体只流播在文学圈,可到底还是备受尊重的文坛扛把子。因得奖遽为公众话题人物后,名声反倒臭大街了,莫名其妙,却也是真实舆况。-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