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7-18 | 来源: 历史D学堂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今后几年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航空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将被陆续纳入碳交易体系。
中国生态环境部负责监管交易平台、核实地方申报的数据、确保系统运行顺畅。
碳交易系统通过几种方式交易:挂牌协议交易、大宗协议交易,或单向竞价等。挂牌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确定。
大宗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小申报数量至少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30%之间确定。
申请单向竞买是根据交易机构发布的信息向潜在卖家购买碳排放配额。
中国碳交易市场7月16日启动首日碳排放配额挂牌交易成交量410.4万吨,收盘价51.23元(7.91美元),与美国类似机制相仿;目前欧盟碳市场价位是每吨59-70美元,英国55-69美元。
欧洲碳交易市场 - 全球第一个碳市场
欧盟碳市场2005年启动,现在有30个国家的1万2千多个企业和其他碳排放单位参与交易,覆盖钢铁、水泥等制造业、电力、民航和公用事业,控排量占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5%。
过往数据显示碳交易市场不仅可以对实现碳减排目标起到推动作用,对欧洲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趋势也有引导作用。
2020年欧盟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20%,碳排放平均每年减少1.4%。过去10年中,欧盟煤炭和石油产量都减少了三成左右,而风力、水力、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在电力行业超过煤炭和核能,占比达到60%。
为了在2050年实现欧盟气候中立,包括实现至2030年至少净削减55%温室气体排放的中段目标,欧委会宣布对欧盟碳交易市场进行重大改革和扩展。
具体行动包括纳入海运业,取消航空业免费配额,为陆地交通和建筑物供暖单设碳交易系统,边境调节机制和专项基金。-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