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7-23 | 来源: 真实故事计划 | 有2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小晨是最早在K15次列车上发出求助信号的人之一。
晚上7点53分,被困27小时后,小晨发布了一条求助微博。她直言:“管管列车上的人吧,实在不行退回郑州也行啊。”这条微博很快收获了千余次转发、点赞。当时,“河南暴雨互助”刚刚登上微博热搜,小晨的求助微博很快成为其中关于被困列车热度最高的信息。
很快,评论区里聚满了各式各样的人。有人发来鼓励和安慰的消息,但更多是实时援助信息互递,“郑州站暂时回不去的,调度已经因为缺点停运了”“打暴雨互助电话试试”。也有亲友困在K15次列车上的网友,在这里获取暂时失联家人的信息,“我男朋友也在这列车上,我还在重庆等他呢”“关注一下,妈妈就在这趟车上”。
小晨在评论区实时播报着列车最新动态。在时坏时好的手机信号中,成为“孤岛”和外界衔接的桥梁。
6号车厢里,一位聂姓老人被小晨找到前,并未意识到联系不上他的家人已心乱如麻。小晨在微博上收到陌生网友的私信,拜托小晨帮忙看看自己父亲的情况。老人今年60多岁,一直在农村生活,不会使用智能机。待小晨找到老人的时候,他正在车厢头和别人聊天,精神饱满。
“你家人打电话找不到你。”
老人赶紧低头看手里的老年机,发现手机已经没了信号,懵懵地抬起头。
给家里人打完电话,小晨还给老人拍了照片和视频。后来,再经过六号车厢的时候,老人会主动和小晨打招呼。
21日下午1点,#K15列车被困已超40小时#登上热搜,话题阅读次数达到6561.3万,讨论次数过万。截至当日晚间,除了K15列车,受河南特大暴雨影响停滞在郑州周边铁道上的列车共有11辆,包括K226、K31、K284等。它们多是停滞40个小时之后才陆续出发。
小晨“寻亲”的同时,阿遥也在微博热搜下评论:“本人现在就在K15车上。”看着网友的回复,阿遥有点鼻酸。在QQ空间的“实况转播”下,她也收到了许久不联系的高中同学的关心:“你还好吗?”但她不敢一直刷手机,列车上电源不足。大家轮流在餐车和列车员休息室充电,每次只能充十几分钟,常常是四五个人围在一起充电。
李裕龙的车厢里,几个人正围着一个人的手机看抖音。这是20号晚上,车窗外大雨如注。屏幕里播放着关于河南暴雨的消息,还有“郑州加油”的呼告。
人们议论纷纷。“网上说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市里已经死人了,五号线水都到腰了。”“巩义已经淹了。”
身处彻夜明亮的硬座车厢,窗外是大雨。李裕龙已无法感知确切的时间流逝。“哪有什么白天黑夜呢?”嘈杂声伴着暴雨声,李裕龙睡一会儿醒一会儿,并不踏实。在这个并不安静的夜晚,网络世界里,很多人也彻夜未眠。志愿者整理着救助信息,救援物资也正在送来的路上,车厢内的乘务员在车间打扫卫生。
21日,列车上开始由官方分配物资,乘客不必花钱购买食品和水。同时每个车厢招募一名志愿者,并召集所有党员参与服务工作。
早晨9点,小晨的车厢分到了八根火腿肠和十卷卫生纸。乘客们自愿把火腿肠让给了小孩子。但一个中年男人拿了五六根,有的小孩吃不到,吵了几句也安静下来。到了中午12点,每个车厢都分到了两箱左右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小晨所在的卧铺车厢有36个人,每个人都拿到了一桶。但李裕龙所在的硬座车厢“还得靠抢”。
坐在李裕龙对面的小伙20岁左右,刚上大学。“安安静静地不爱说话,也不抢东西,偶尔就在旁边吃”,后来去了13号车厢当志愿者。这天,李裕龙只见了他两次,都是急急忙忙回来喝了口水,又跑出去搬运物资。
车厢内,有一位同样忙碌的志愿者是个兵哥哥,他与女朋友两年没见面,计划这次放假回家团聚。他提前为女朋友订了花,准备一下火车就送给来接站的她。但他忙于志愿活动,只得交代女朋友来取。
21号早晨9点,郑州的雨已见小。兵哥哥的女友独自一人来到火车站,取到了那束粉色的玫瑰。
留下?离开?
如果没有这场特大暴雨,20岁的阿遥会一步步履行原定的出行计划:先去重庆玩一玩,再去遵义参加婚礼。但没承想,从商丘出发几十个小时后,连河南省都没出。
她有意识地用视频和图片记录着困在列车上的所见所闻。“本来想做旅行vlog,结果变成了受困vlog。”-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