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9-14 | 來源: 虎嗅APP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騰訊 | 字體: 小 中 大
本質上,這就是將公共流量變成自身平台的利益籌碼,同時這種限制和屏蔽行為也影響了信息的自由流動和互聯互通。
所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監管研究部主任李強治認為,此次整治行動,工信部從互聯互通視角出發去考慮,是對互聯網基本精神的壹種回歸——壹旦開放外鏈,用戶的選擇變多,參與競爭的企業也會更多。
而且話說回來,不管怎麼粉飾商業公司的精巧算計,本質上都是壹種限制用戶選擇自由、損害用戶權益的商業手段。
對此,壹位網友就指出,“微信屏蔽倒逼用戶在抖音形成關系鏈,看看熱門視頻評論區有多少人在艾特朋友來看視頻或者神評就知道了。本來這些人可以直接把視頻分享給微信好友的。”
所以,開放外鏈後,用戶最先切身感受到的變化就是方便——再也不用復制壹堆奇怪的字母和符號,可以直接打開鏈接,不需要另行打開APP才能進入他人分享的頁面,簡潔又迅速。
也就是說,表面上解決的是生態開放的問題,實際上是在反流量壟斷——反壟斷的目標之壹就是要消除巨頭間割裂,使數字平台走向互聯互通,從而為更多創新組織創造公平發展空間。
不過,眼看“復制鏈接到瀏覽器打開”即將成為歷史,不知張壹鳴會不會懷念叁年前向騰訊宣戰的那個夏天。畢竟,兩人隔空互嗆猶在昨日,而“頭騰大戰”如今卻要無疾而終,甚至連整個互聯網版圖都可能因此被改寫。
壹些能預見的變化
“對於視頻號及騰訊身後壹眾小弟,妥妥的利空;但對於頭條系,淘系絕對是利好。過去張壹鳴領導下的頭條,壹個老大難問題就是微信,壹旦外鏈屏蔽解除後問題迎刃而解,等於直接從微信被撕開了壹條流量口子。”壹位投資人對虎嗅表示。
說實話,7月份阿裡、騰訊生態互相開放的消息不脛而走時,確實有大部分人認為,拼多多會最先受到沖擊,其次是京東。
理由非常簡單,它們作為騰訊身後的小弟,沒少在商業競爭上受到騰訊的流量庇護,至少在電商格局裡,不管是拼多多還是京東,兩者的用戶增長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微信強大的流量漫灌。
如今,外鏈壁壘不再,等到淘系登堂入室,那其賴以生存的流量池將被極大分流,用戶增長曲線很可能因此扭頭向下。至少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推薦轉發裡,不再只是“砍壹刀”的天下。
不過,這只是理論上存在的情況,京東、拼多多如今已在電商領域和淘系叁分天下,騰訊流量對其有加持固然不假,但京東、拼多多的自身基因才是其崛起的關鍵。叁者在運營策略、定價策略、流量獲取策略上完全不同,自然也不會被輕易取而代之。
況且,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從反壟斷法陸續實施以來,淘寶特價版、天貓、閒魚等產品也相繼在微信上架小程序,等於壹只腳已經試探性邁入了微信生態,但從目前其發展勢頭來看,似乎並不如預期樂觀 。
如果繼續按照上述投資人的思路往下,當開放外鏈成為壹種常態後,淘寶、抖音會迅速補齊自身社交關系鏈,兩者無疑會迎來壹波新的流量增長紅利,而整個微信卻會變得“管道化”——尤如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雖然也有龐大的用戶基數,但其作為底層基礎建設,商業化能力非常有限,別說掙錢甚至可能在運營層面賠錢。
微信當然也有過這方面的擔憂,所以兩個戰略級產品應運而生。
第壹個是前兩年被寄予厚望的小程序。
彼時,微信想法很簡單,在自身體量幾乎等於中國網民數量的今天,如果從人性角度出發,壹旦用戶可以直接在微信中完成購物、娛樂、消費、支付的閉環,為什麼還要花力氣去下載壹堆伍顏六色的獨立APP?
結果事與願違,小程序承載能力有限,便捷性、豐富度均難以與獨立APP媲美。而且,小程序初期原本是支持跳轉App的,但後來騰訊為了鎖住流量便不再提供小程序打開App的技術服務,此舉多少能看出騰訊的私心。
況且,企業對於小程序的擔憂就如同運營者之於公眾號的顧慮,等於要將命運交到騰訊手裡,還需要不斷適應平台規則才能生存,和寄人籬下沒什麼區別。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經營者天然會有強烈的不安全感,所以小程序最終就變成各大企業覬覦微信流量時,無奈“投誠”的引流工具。-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