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9-14 | 来源: 虎嗅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腾讯 | 字体: 小 中 大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存在的情况,京东、拼多多如今已在电商领域和淘系三分天下,腾讯流量对其有加持固然不假,但京东、拼多多的自身基因才是其崛起的关键。三者在运营策略、定价策略、流量获取策略上完全不同,自然也不会被轻易取而代之。
况且,打铁还需自身硬。自从反垄断法陆续实施以来,淘宝特价版、天猫、闲鱼等产品也相继在微信上架小程序,等于一只脚已经试探性迈入了微信生态,但从目前其发展势头来看,似乎并不如预期乐观 。
如果继续按照上述投资人的思路往下,当开放外链成为一种常态后,淘宝、抖音会迅速补齐自身社交关系链,两者无疑会迎来一波新的流量增长红利,而整个微信却会变得 " 管道化 " ——尤如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虽然也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但其作为底层基础建设,商业化能力非常有限,别说挣钱甚至可能在运营层面赔钱。
微信当然也有过这方面的担忧,所以两个战略级产品应运而生。
第一个是前两年被寄予厚望的小程序。
彼时,微信想法很简单,在自身体量几乎等于中国网民数量的今天,如果从人性角度出发,一旦用户可以直接在微信中完成购物、娱乐、消费、支付的闭环,为什么还要花力气去下载一堆五颜六色的独立 APP?
结果事与愿违,小程序承载能力有限,便捷性、丰富度均难以与独立 APP 媲美。而且,小程序初期原本是支持跳转 App 的,但后来腾讯为了锁住流量便不再提供小程序打开 App 的技术服务,此举多少能看出腾讯的私心。
况且,企业对于小程序的担忧就如同运营者之于公众号的顾虑,等于要将命运交到腾讯手里,还需要不断适应平台规则才能生存,和寄人篱下没什么区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天然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所以小程序最终就变成各大企业觊觎微信流量时,无奈 " 投诚 " 的引流工具。
另一个,便是微信近两年大力提携的视频号。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自从视频号推出起,微信除了流量倒灌外,还在功能模块的设置上不断提升其在微信生态的优先级,各种入口互通和置顶放权。
但在开放外链后,视频号的战略性优势或将不复存在,因为抖音短视频在微信生态的传播将会变得更加便捷和畅通,届时视频号在内容不占优势、算法不占优势、体验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无论朋友圈还是群聊将会不同程度被抖音短视频攻陷,而这无疑会让原本就高开低走的视频号命运更加多舛。
尤其,当下抖音正在发力电商、外卖、同城团购等业务,如果开放外链,等于帮助博主们省去了将粉丝导流到微信的步骤,直接就能够在抖音内完成视频观看、直播带货和订单成交的流量循环。
除此之外,许多网友认为," 打开窗户进来了春风,也进来了苍蝇蚊子。"
首先,开放外部链接后,各个平台上的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等问题会不同程度爆发。毕竟平台开放意味着用户个人信息会在多个平台之间 " 共享 ",隐私空间越来越小,由此引发的电信诈骗会变得更加隐蔽和 " 逼真 "。
其次,开放外链后,平台会因为开放拿到更全面、更准确的用户信息数据,广告轰炸势必会变得更加频繁,信息污染也会变得更严重,届时用户无疑要耗费更大的精力及时间成本在信息辨识上。
说实话,这些担忧是此前微信也出现过的阶段性问题,放在五六年前张小龙可能还要皱下眉头,但按照今天微信的运营、服务及合规能力,绝对不会因为开放外链 " 重蹈覆辙 "。即便是抖音、淘宝的内容,腾讯也完全可以通过对用户进行提示、给用户提供屏蔽措施来解决。-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