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9-18 | 来源: 多维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蒋介石 | 字体: 小 中 大
早在黄埔军校成立之时,张静江便极力向孙中山推荐蒋介石成为军校校长,张静江给出了三个理由:蒋介石在日本接受过军事教育,他曾被革命元老陈其美推荐进入同盟会,蒋介石具有独特的军事眼光。其实除这些理由之外,张静江之所以推荐蒋介石,也是为自身谋划:蒋介石出身于浙江,他与陈其美都是张静江的老乡,有着同乡情谊,蒋介石也深知这一点,故经常来张静江这边拜访求教,一副谦虚的样子。张静江与陈其美是好友,推荐小辈蒋介石也是理所应当。而令张静江没想到的是,蒋介石正是通过担任校长一职,一跃成为国民党内军事方面的最高领袖,并以武力为后盾在随后的数年里一路高歌,成为国民党党政军的最高统帅。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眼见蒋、胡、汪三人之间的权力争斗,张静江依旧选择支持蒋介石,要知道孙中山去世后,张静江等国民党元老在党内发挥的作用可谓十分之大,谁想当党内一把手,没有他们这些元老的支持是很难做到的。蒋介石在军事方面威信很高,但在政治资历方面却十分缺乏,张静江的支持正给了蒋介石以巨大的政治资本与支撑。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张静江被选举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跻身于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行列之中。但很快两人的矛盾也开始凸显,蒋介石对胡汉民与汪精卫采取激烈打击,并一直以剿灭中国共产党为重要任务,但张静江却反对这一点,他认为既然政府已经建立,就要将精力放在建设,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上,这是无意义的内部消耗。至1930年代中期,随着蒋介石权力越来越大,张静江逐渐退出政坛,1950年他在纽约(专题)因病去世。
文史君说
张静江出身大家族,本可以过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但他却走向了随时可能牺牲的革命道路。张静江是国民党的元老之一,在1930年之前为革命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尽管他在之后因种种原因退出政坛,但他依旧保持气节,不投降日寇,是值得尊敬的国民党元老。
参考文献:
张建智:《蒋介石“导师”张静江传》,团结出版社,2008年。
马丽:《浅析张静江被蒋介石称为“导师”的原因》,《兰台世界》2015年第16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浩然文史
作者:文史君-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