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9-18 | 来源: 槽值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美食指南 | 字体: 小 中 大
肉蛋双飞,攒劲得很/《早餐中国》
记不住地道称呼,直接叫它“牛肉面”,也完全可以。
总之,绝对不能叫它“兰州拉面”。
在兰州人心目中,这四个字已是“禁忌”,耐心点的或许愿意纠正你,不耐烦的,可能直接怼一句:
“兰州只有牛肉面,‘兰州拉面’是青海的!!”
兰州拉面, “青出于兰”
青海省化隆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出了名的贫困县。
1988年8月,化隆人马贵福,找到了一条致富的门路:
他听说许多客商在南方吃不到清真餐,就和曾在拉萨开面馆的朋友韩录,揣着东挪西借来的5000元钱,到了厦门。
他们在火车站附近盘下一间门店,开了家清真面馆。
制作方式,使用牛肉面的抻、拉手法。面条口味,则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进行了改造。
2015年4月,化隆县的拉面培训班,不少人在学习拉面/青海日报,祁国彪
起初,拉面馆的生意不好,他们把后厨搬到门口,展示拉面技术,吸引顾客,生意逐渐红火,“拉”就成了面馆的招牌。
再加上,化隆当时还默默无闻,而“兰州的牛肉面”早已名震全国,干脆就打出“兰州”的旗号。
就这样,第一家“兰州拉面”在厦门站稳了脚跟,马贵福和韩录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
这在贫瘠的大山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于是大家亲帮亲,邻带邻,越来越多化隆人带着马贵福成功实践的配方,将“兰州拉面”,开遍了全国各地。-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