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10-03 | 来源: 余杰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长津湖 | 字体: 小 中 大
金日成发动韩战,最初只是寻求史达林的支持,而对中国封锁消息。历史学者沈志华在《最后的“天朝”:毛泽东、金日成与中朝关系》一书中指出,据朝鲜(专题)人民军作战部长俞成哲说,莫斯科和平壤对中国人封锁了进行军事准备的消息,原先在各军事部门工作的来自中国的延安派干部,大都被调离了与编制作战计画有关的岗位,“因为我们必须保密”。战争爆发前,所有苏联援助的武器都是从海路,而不是通过中国铁路运抵朝鲜的。战争爆发后第三天,金日成才派遣一个武官来通报情况。毛很生气,对翻译师哲说:“他们是我们的近邻,战争爆发也不和我们商量,现在才来打招呼。”对中国来说,韩战不是保家卫国,而是毛企图与史达林争夺亚洲共产主义领袖地位,让数十万中国军人到别国土地上当炮灰。
陈凯歌在《长津湖》开机仪式上专门安排“祭奠志愿军英魂”的环节,政治正确,天衣无缝(电视剧)。他说,自己过去是个军人,每次提起抗美援朝,都会感到热血沸腾,“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场战争是中华人(专题)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他希望拍出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电影,“二零一八年,我看到新闻里说志愿军的遗骸在韩国被找到,将送回国内。将近七十年的时间,他们的忠魂才回到自己的祖国,想到这儿我就觉得,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这部电影拍好”。他真是是段小楼附体了。
香港导演徐克表示:“这是真正的战争,我们的拍摄,就是希望能让观众在电影院仿佛置身战场。”徐克的香港普通话的腔调,在北国的千里冰封中怎麽听都格格不入,如果出现在香港反送中运动才显得妥帖。正是中共驱使的香港员警和派到香港的军警,将香港的街头和大学校园变成战场,作为香港人的徐克,不仅没有为香港的自由而战,反倒站在敌人的行列,他还是那个拍出《新龙门客栈》的徐克吗?赞扬解放军的金庸不是大侠,而是韦小宝;拍摄《长津湖》的徐克,也是韦小宝。
就长津湖一役而言,共军并未实现“以弱胜强”。史料记载,在长津湖战役中,共军第九兵团以近十五万兵力,对美军第一师等部不到两万人进行突袭并分割包围,却不但让美军成功突围,自己还被打得减员近九万人,在战场上有部分阻击阵地中的士兵全员冻死。
《长津湖》是中国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电影,它在审美上能超越里芬斯塔尔颂扬纳粹的《意志的胜利》吗?从《霸王别姬》到《长津湖》,陈凯歌实现了人与时代的同步堕落——习近平(专题)时代固然不堪,但还没有到毛泽东时代“沉默也是罪”的地步,陈凯歌完全可以保持沉默,他主动加入大合唱,只是因为摆脱不了名利的诱惑。
思想史家钱理群在给年轻读者的一封信中谈到,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在面临着“说谎”还是“说出真实”的矛盾,这是现实生活中人的基本生存困境,在操作层面上,则有几条线。首先是高线,即说出自己心里的话,说出真实。如果不能说、不许说,就求其次,维护沉默的权利。有时候,连沉默的权利也没有,只能说违心的话,但这仍有几条不可逾越的底线:第一,要清醒:自己是在说假话。千万要警惕,不要说假话成了习惯,把假话当作真话,甚至不知道如何说真话了。第二,说假话必须是被动的、无奈的,千万不要为了达到私利的目的,主动地去说假话。这个“口”一开,就收不住了。第三,说假话要以不损害他人为底线,说谎话的苦果只能自己尝,绝不能因为自己的谎言而损害他人。拍《长津湖》的陈凯歌突破了每一条底线,已然沦为独裁暴政的帮凶。-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