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10-16 | 来源: 多维 | 有57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长津湖 | 字体: 小 中 大
台湾舆论场的反应风貌则有所不同。首先,受两岸分裂历史、台湾政治氛围所影响,《长津湖》并未在台激起“立国之战”等爱国话题,民众普遍不关注其对中国的历史意义,也对战役概况无所用心。其二,某些台湾媒体与名嘴“格外关注”此电影,乃是将其置于特有“意识形态框架”下,以成全自己的政治论述。
如此截然不同的舆论地貌,既反映中国近十年的思潮蜕变,也照见两岸分裂70年后的国族离心。
红旗漫卷西风
综观此次中国网民对《长津湖》的评价,虽说褒贬不一,却大抵是前者多过后者,且年轻族群尤其风靡。而如此现象的背后成因,与中国青年的思想板块递移息息相关。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踏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社会关系与风气亦随之变化。“自由主义”、“政治改革”、“民主化”的空气随西风而来,侵蚀了中共的统治正当性。1988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无疑是对中共政权的灵魂拷问:红旗是否终将被历史淘汰?
苏联解体前夕政变坦克淹没莫斯科(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