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11-06 | 來源: 新京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耶魯大學收到炸彈威脅稱,8棟樓裡放置了40枚炸彈。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1月5日報道,紐黑文市警方11月5日下午2點左右接到報警電話,報警者稱,位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的耶魯大學遭炸彈威脅,多座建築裡的師生被緊急疏散,周邊多個街道關閉。
美國耶魯大學應急管理部門通報11月5日炸彈威脅的情況。圖/美國耶魯大學應急管理部門官網截圖
耶魯大學應急管理部門官網消息顯示,當地時間5日19時許,耶魯大學解除炸彈威脅警報。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
耶魯大學遭炸彈襲擊威脅
此前發生過炸彈爆炸事件
當地警方和耶魯大學工作人員說,紐黑文市警方11月5日下午2點左右接到報警電話,報警者稱耶魯大學校園8棟樓裡放置了40枚炸彈,但並未提供炸彈威脅的原因,發出威脅的來電者身份也尚未確定。
耶魯大學應急管理部門官網發布消息稱,隨後,校園多棟宿舍樓、教學樓、耶魯大學美術館等建築中的人員被疏散。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稱,耶魯大學將學生轉移至未公開的地點,以防止他們遭到贰次威脅。此外,紐黑文警方還帶來了炸彈嗅探犬,炸彈小組逐個建築物搜索任何可疑的東西。
據美媒“耶魯日報”報道,紐黑文市警方、康涅狄格州警方和聯邦調查局(FBI)的工作人員等都已趕到現場。
"目前我們仍在研究打電話的人是誰。"紐黑文警察局代理局長雷尼·多明格斯在當地時間11月5日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耶魯大學應急管理部門官網消息顯示,當地時間5日19時許,耶魯大學解除炸彈威脅警報,校園已恢復正常。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
耶魯大學警察局長羅納爾·希金斯(Ronnell Higgins)表示,耶魯社區的成員可以在耶魯大學應急管理部門官網找到有關情況的最新信息。
此前,耶魯大學曾經歷過爆炸。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2003年5月21日耶魯大學校園發生壹起爆炸事件,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聯邦調查局調查人員邁克·沃爾夫說,爆炸發生前沒有收到威脅,也沒有人聲稱對爆炸負責。
CNN指出,這起事件發生在美國提高全國安全警戒級別後的第贰天。在爆炸發生的前壹天,美國收到壹些情報報告稱,基地組織已進入“全球范圍內的行動時期”,可能會在美國境內發動襲擊。
美國多所高校
曾收到炸彈威脅
美國其他學校也曾收到過炸彈威脅。密蘇裡州立大學在其官網列出了收到炸彈威脅的歷史。
據密蘇裡州立大學官網介紹。這些炸彈威脅總是發生在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周,大多數威脅是通過電話發出的,偶爾也會以書面形式發出。
過去,有學生因制造炸彈威脅而被停學,其中壹人被判監禁和巨額罰款。根據密蘇裡州修訂法規第 575.090 條,報告炸彈威脅虛假報告是 D 級重罪。
據美國《芝加哥論壇報》報道,美國威斯康星康考迪亞大學10月19日收到了炸彈威脅,校方將師生疏散至室外場地,無人受傷。
該校負責通訊的負責人埃裡克·馬塔尼說,炸彈威脅通過匿名郵件發出,主要針對位於兩座樓裡的數據中心。
“除了炸彈威脅,沒有其他可疑活動。我們認為這種通信是壹個騙局。”他說,並補充說 IT 部門制定了將這些類型電子郵件識別為網絡釣魚或垃圾郵件的規定,而且官員們聽說過類似的騙局,有人通過電子郵件將炸彈威脅發送給其他大學。
美國“數據中心動態”(datacenterdynamic)網站稱,近期壹連串的惡作劇電話和電子郵件對美國各地的數據中心發出了壹系列炸彈威脅。
10月19日,北卡羅來那州立大學的數據中心也收到了來歷不明的電話,稱在其數據中心放置了炸彈。北卡羅來那州立大學短暫地關閉了數據中心,但與其他案件壹樣,沒有發現任何東西,威脅被認為是不可信的。
同壹天,伊利諾伊州羅克福德大學的信息技術中心和周邊建築的人群也被緊急疏散,壹些課程因此被取消,但又壹次什麼也沒找到。
炸彈威脅的動機
“鑒於近來發生的其他事件,對此類炸彈威脅,不能掉以輕心。”美國“數據中心動態”(datacenterdynamic)網站警告稱。
本月初,美國司法部確認,來自威奇塔福爾斯的塞斯·亞倫·彭德利因密謀炸毀弗吉尼亞州的亞馬遜數據中心而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塞斯·亞倫·彭德利認為,該中心為 FBI、CIA 等其他聯邦機構提供服務,他想通過爆炸 “使大約 70% 的互聯網癱瘓”。
今年早些時候,紐約警察局的壹份情報報告警告說,陰謀論者和極右翼白人至上主義團體“越來越多地瞄准關鍵基礎設施,以煽動恐懼、擾亂基本服務,並對美國及其他國家造成經濟損失。”
2020 年聖誕節當天,安東尼·奎因·華納在 AT&T 設施旁邊引爆了自己,對該設施造成了重大損壞。聯邦調查局的壹項調查稱,他自殺式爆炸的動機是偏執狂和陰謀論,但他似乎沒有針對 AT&T 大樓。
值得注意的,炸彈威脅已引起美國多所高校重視,在其官網上均有專門應對炸彈威脅的應對措施。
哈佛大學在其官網呼吁,每年都會有幾個炸彈威脅電話打到大學的各個辦公室。收到炸彈威脅的人應該認真對待,而不是忽視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