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11-20 | 來源: 麥子熟了 | 有28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什麼審美、主義、品牌聲譽、個人態度都先放壹邊:生理不適的直觀感受是壓抑不住的。
說實話,這組圖甚至不在於模特眼型的特征和清裝的妝造:單眼皮有單眼皮的美,作為眾多民族之壹的滿族服飾,也自有其獨特韻味。
而更多在於整幅圖的氛圍——晦暗不明的環境,潮濕油膩的人物,凶狠陰鷙的表情。
壹股腐朽發霉的氣味似乎要透過圖片蔓延而出,真有BBC「陰間濾鏡」內味了。
唯壹的區別在於:
BBC是由對中國素有偏見的外媒操刀,而迪奧這幅宣傳圖,則完完全全出自於中國的攝影師和妝造團隊。
顯然,後者更洶湧地激發中國網民的怒火。
至少在這壹組毫無美感的圖片上,陳漫作為創作者,的確在迎合西方對國人的偏見和刻板印象。
但實際上,這已成為文化領域的壹個現象,絕非孤立。
圖源:2021年清華美院畢業作品
還有許多的藝術創作者也在有意無意地用同樣的方式,做著「加深西方對中國刻板印象」的行為,而這次陳漫正好撞在了槍口上,單獨被曝光罷了。
瞧,某些中國藝術創作者所「創作」的藝術,不過是照本宣科照搬西方的套路。
從前說「師夷長技以制夷」,如今好的沒學到,倒是把西方對中國的鄙夷、傲慢和偏見,學了拾足。
02
鳩占鵲巢:被植入的「美感」,被壟斷的「美的定義」
我們談論美、追求美,還是近幾年的事情。
從追求溫飽,到追求藝術和精神文明,這個過程我們花費了數拾年。
在我們對美學的定義還處於空白的時候,潛藏在絢麗奪目的影視、藝術作品包裝下,強勢的西方文化悄然入侵。
我們恍若未覺,但西方國家對於「美」的標准和定義,早已經被潛移默化地植入腦海。並且,這個「美」的標准和定義的解釋權,被西方持續霸占並壟斷至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