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12-20 | 来源: 腾讯新闻棱镜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除了艺德和周边评价,当下对艺人比较重大的加分项还包括官方的认可。艺人背调报告也会搜集官方媒体评价、行业协会担任职务和点名、国家级晚会的露脸频次等。
某综艺节目制作人悠悠对作者说,她刚刚向一位近期演唱了某官方重大活动主题曲的艺人询价,对方婉拒。官方盖章让这位艺人直接满档,价格也上了一个量级。
12月14日,佟丽娅在微博上晒出了一张与数位明星参加第十一届文代会的合影,并登上微博热搜。小策对作者谈到,现在明星参加政府会议、国家活动、公益行动方面,态度明显更加积极。能作为文艺代表被邀请参会的明星,品牌也无疑会更加放心。
但归根到底,防范明星暴雷还是要看运气——没有谁能被看作是绝对安全的。
据红星新闻报道,今年央视春晚将摒弃流量艺人,要求演员“德艺双馨”。悠悠表示,“德艺双馨”也是公司最近提给她选择艺人的要求。但如何界定则标准模糊,除了参考各种官方活动中出镜过的明星“安全名单”,更多要靠民意评价、口碑甚至直觉。
“比如广电总局在9月发文杜绝‘娘炮’等畸形审美,但现在男艺人仍然是代言彩妆或口红的主流,他们是否该被划归到‘娘炮’之列?”没有人能回答悠悠。
品牌方的Plan B:合同打补丁、转投体育明星……
王力宏事件爆发后,目前与他“切割”的品牌不足10家——相对而言他的黄金时期已过。而当红的流量明星除了身背代言广告,可能还有投资庞大的影视作品,一旦“塌房”,杀伤力极大。
据媒体估算,仅吴亦凡入狱带来的未播剧集、签约品牌、关联上市公司等损失高达数十亿元,而即便签署了赔偿合同要约,损失可能也难以挽回。
事实上,“王力宏婚变”的影响只是舆情风向转换的缩影。从时间线上梳理,从8月暑期吴亦凡被调查开始,娱乐圈的监管尺度便开始切换:艺人暴雷事件频发,有关部门旋风式地清理整治也同步展开。
8月15日,张哲瀚因在靖国神社合影被行业“封杀”。8月16日,吴亦凡涉嫌强奸罪被正式批捕。8月27日,本已深陷代孕丑闻的郑爽因偷逃税问题再被罚款2.99亿元。
8月27日至9月2日,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宣部四部门“联手”,先后下发了通知和监管措施,要求严格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叫停偶像养成类节目,取消与明星有关的排行榜、禁止“饭圈”打榜功能等,明星经纪团队也被明确要求须为粉丝行为负责。
11月23日,网信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从内容导向、信息呈现、账号管理、舆情监测四个方面作出了15条细化规定。
周涵认为,专项治理对娱乐圈最直接的指向是明星不合理的虚高收入、饭圈给青少年造成的恶劣影响、流量文化引发的畸形审美等等。其中,“对艺人的道德约束必将成为一项长期要求”。
一旦进入官方劣迹艺人名单、遭到“封杀”,便意味着其过往作品、节目、社交媒体账号被直接抹除。
8月,吴亦凡事件爆发后,中国网络视听服务协会迅速下架了与其有关的190万条短视频和7000部影视综艺节目。张哲瀚被封杀后,4个多小时内,就有26个品牌宣布终止合作,其主演的《山河令》也在优酷被下架。
从法律角度,品牌方已做出了风险前置动作。某平台法务人士最近一直在忙于给公司的艺人合作项目打各种“补丁”。他对作者谈到:自从2018年好莱坞连续爆发了韦恩斯坦“me too”等丑闻后,艺人劣迹条款就已趋于完善,合同覆盖范围都比较完整。
以影视或综艺作品为例,“即便是签约于数年前的合同,艺人如果曝出劣迹,制作方也可以要求艺人或公司赔偿片酬、制作宣发费用、代签的广告费用,乃至违约金等”,上述法务人士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