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12-20 | 来源: 腾讯新闻棱镜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表面上看,许多圈内明星“塌房”是源于艺人失德的个体偶发事件,但究其实质,艺人失德也是娱乐圈整体的不健康生态之上开出的“恶之花”。
灵河文化CEO白一骢曾对作者谈到,资本强势介入演艺圈后,决策过程变得急迫。“好剧本没人看,只要大IP和流量明星。流量明星急于变现,时间被压缩,最后用替身、抠像等赶工方式完成。专业不重要,小鲜肉们被周围的人捧着,只挑好听的,对自己也产生了不切实际的认知。”
这套流量明星的底层支撑体系是庞大的粉丝群体,她们由整日忙于刷榜、氪金、控评,为明星制造漂亮数字的“数据女工”组成。在流量的狂欢中,粉丝与明星都逐渐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艺人与粉丝的关系在资本的推动之下正在不断嬗变;他们在彼此的利用与操纵中,制造了大量的垃圾流量和低质作品,也让艺人和粉丝都产生了虚妄的权力幻觉,进而双方都划向了“失德”边缘。
小策曾经帮艺人处理过几次危机公关,她对作者谈到:“粉丝帮艺人刷量,与对手battle(战斗),删掉负面评价,围攻批评方。艺人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自己的粉丝力量足够强大,靠粉丝就能独立打造出商业价值,自己可以掌控舆论,不服从经纪公司和合作方的安排。经纪公司对于艺人也逐渐失去了话语权,由着他胡闹。”
而从目前的社会表现看,“清朗行动”取得的成效明显。识微科技的詹经理通过后台监测看到:粉丝在社交媒体中的互动风格趋于缓和,整体的粉丝打榜和密集应援活动已经有了明显减少。
不过,要重建健康的艺人和饭圈生态,还需要较长过程。悠悠认为,中国的经纪公司已形成惯性动作,整体缺乏专业度,“想利用粉丝,又担心被粉丝反噬”。公司缺少能约束明星的资源,最终才会产生如吴亦凡等流量艺人脱离管束,甚至违法犯罪的事件。
而在种种艺人失德的丑闻背后,核心还是如何界定明星话语权、寻求更合理的利益分配、回归到作品初心的问题。
小策认为,中国未来或会逐步借鉴韩国的演艺管理办法。“中国的艺人活得太舒服了,毫无限制。韩国有明确的前后辈提携关系,艺人不会挑战经纪人的权威,私生活需要报备,也会给粉丝提供合理接触明星的通道。他们的生态更健康,相应地暴雷事件更少。明星能够自觉抵御更多诱惑,对于演艺事业、合作方和作品生产也更为尊重。”
周涵对此也有相似的看法。“靠公司买热搜、粉丝造数据、平台高价购买流量作品的生态趋于病态,让所有人都偏离了价值轨道。现在大家都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了。”
(文中周涵、悠悠、小策为化名,作者孙宇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