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1-10 | 来源: 21 世纪经济报道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奥密克戎 | 字体: 小 中 大
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国外也迅速传播。据美国疾控中心的相关报告,在 1 月 3 日新增确诊达到 100 万例之后,全美的 7 天平均每日新增病例达到 49.17 万例,这 7 天平均值几乎比一周前翻了一番。
但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瓦伦斯基 7 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奥密克戎引发的疫情升温,还未达到顶峰。" 奥密克戎在其他国家例如南非,达到顶峰的方式是新增病例出现了迅速下降,但我不认为我们已经在美国看到了那个高峰。"
1 月 10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天津疫情是奥密克戎变异株首次在我国本土社区传播,该病毒确实传染性很强,但症状并不明显,隐匿性也强,更容易多点散发或集中暴发。
奥密克戎有 19 种常见症状
感染奥密克戎有何症状?ZOE 冠病应用程序通过收集 400 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的数据,总结出了奥密克戎的 19 种常见症状。
据悉,流鼻涕是最常见的症状,影响了近 73% 的冠病患者,其次则是头痛(68%)、疲劳(64%)、打喷嚏(60%)和咽喉疼痛(60%)。
值得关注的是,张伯礼院士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虽然传染性增强,但海外多个临床观察研究显示,其毒性反而有减弱趋势,表现为无症状者多、肺的损伤较轻、重症患者较少等。" 当然我们正在密切观察和总结天津疫情这方面情况。"
为何奥密克戎传染性增强,但临床疾病症状较轻?
对此,卢洪洲向记者介绍,奥密克戎更倾向于感染人的上呼吸道,由来自一项香港的离体实验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在人支气管中的复制速度比 Delta 快 70 倍,而在人肺组织中的复制速度比 Delta 慢 10 倍,这可能是疾病炎症程度较低的原因之一。
卢洪洲进一步指出,除了对上呼吸道高度敏感外,奥密克戎对抗细胞干扰素反应的能力降低,这为临床上观察到的奥密克戎较低致病性提供了潜在的机制解释。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特异性核心中的免疫调节 NF9 肽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个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与其他 VOCs 相比,奥密克戎的致病性更低。
被称为 " 天然疫苗 "
有自媒体称奥密克戎引起的是‘ " 大号流感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在公开论坛上表示:" 这不足为据。"
张文宏指出,奥密克戎在不久前的 11 月份才被发现,而在短短几个月内已经肆虐全球,导致多国和地区的感染人数激增。奥密克戎是一种 " 会咬人 " 的毒株。
着名感染病专家、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研究证实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比 Delta 高约 2-3 倍,但临床疾病症状较轻。
从分子机理来看,与原始毒株相比,奥密克戎含有 60 多个氨基酸的突变,缺失或插入,其中超过 50%(34 个)位于刺突蛋白上。
也正是因奥密克戎相较于其他变异株更为温和,有人把奥密克戎形容为 " 天然疫苗 "。
卢洪洲表示,由于病毒的刺突蛋白和靶细胞 ACE2 的结合介导了 2019-nCoV 的侵染,其猜测奥密克戎刺突蛋白上的大量突变是其高传染性的遗传基础。此外,研究已经证明,奥密克戎 RBD 上的 G339D、N440K、S477N、T478K、Q498R 和 N501Y 的突变增强了其与人 ACE2 受体的结合亲和力,Q498R 和 N501Y 等组合可额外增强与 ACE2 的结合。
英国雷丁大学病毒学家伊恩教授、以色列卫生部高官 Nachman Ash 等均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其认为,由于奥密克戎具有高度传染性,但比其他变种更温和,可以在不引起重症的情况下产生抗体,提高对其他病毒株的免疫力,形成群体免疫。
法国卫生部长韦朗也表示,法国和感染率相似的一些国家即将实现群体免疫,疫情结束的曙光已经显现。目前法国正处于第五波疫情,其判断很可能是最后一波。" 从法国和一些其他国家的感染率判断,我们很可能已通过接种疫苗或感染已获得某种形式的免疫力。"
以色列卫生部高官 Nachman Ash 也指出,奥密克戎在以色列大面积传播,很可能形成群体免疫。
但也有专家对此有不同看法。
例如美国德州健康科学 McGovern 医学院传染病科主任 Luis Ostrosky 指出,群体免疫最大的难题是时效性和有效性,抗体会随时间流逝而下降。而且,感染奥密克戎之后产生抗体也不一定对预防其他病毒株有效。" 把希望寄托在群体免疫,风险很高。大面积出现感染意味着可能出现大量住院病人,导致医疗系统崩溃,大批人死去。"-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