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1-22 | 来源: 自由亚洲电台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胡平:这主要是因为缺少监督机制。当事人有瞒报的动机,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那么有关部门在设立这些机制的时候当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他们在每件事当中都指望着当事人自觉地、如实地上报,那么这肯定是会落空的。
这种现象之所以屡屡发生,首先就是因为中国缺乏言论自由,尤其是在这些关键时刻,当局对媒体的管控非常紧。因此,哪怕你明明看到了不同的情况,你都很难发出质疑。
记者:王博士,报告还谈到了郑州地铁溺亡事件、水库漫坝、山洪灾害等具体事件,指出不少项目存在重大工程隐患。在您看来,当局应该如何更有力地防范“豆腐渣工程”?
王维洛:其实从程序上来说,工程质量的问题非常简单。如果某个工程通过了验收,那么验收人就应该承担全部责任。如果你追究到设计者的话,中国的很多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却又找不到责任人的原因,正是因为负责人太多了。比如说,三峡工程当年有四百多名专家参与论证,如果他们都签了字、担下了责,最后一旦出了事,你会去找这四百多名专家吗?-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