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1-29 | 来源: 财联社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股往金来 | 字体: 小 中 大
股票账户和基金账户上的这些钱,是她家里一辈子的全部积蓄。平时买点几元钱的小东西都舍不得买。结果不到一年就亏掉150多万,现在她每天都跟行尸走肉一样,痛苦、无助、可怜,整宿失眠,头发也白了。
“交易强迫症”何去何从?
“我老公全职在家炒短线,炒了四年,亏了三十多万。他好像走火入魔一样,一直骗大家他在挣钱,最可恶的是他对儿子不闻不问……”几年前,一篇以妻子口吻撰写的《说说我的“股神”老公》的自述备受关注。
在过去几年里,记者曾参加过一场券商主办的周末讲堂上,不少股民尽管年纪轻轻却已是满头银发,台上专家们大讲趋势、技术、基本面,台下股民聆听、抄录,更有自带笔记本复盘查看历史交易行情。
在每个交易日红红绿绿的A股市场中,有这样一批股民——他们近乎全职炒股、热衷短线操作、一年四季满仓、屡战屡败而又偏执自负,他们是一批深陷“交易强迫症”的普通股民。
一位自称患上“交易强迫症”的股民坦言,自从入市后,他已将买卖股票当成一种每天必需的活动,目前已亏掉了他和老婆的十几万积蓄,而他在过去几年中身心所遭遇的贪婪、恐惧与沉沦,更是常人难以体会。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熊市中遭受过身心煎熬的又岂止是普通股民。上海一家私募创始人曾在2008年最惨的时候,有30万股被摁在跌停上也要一整天才能卖光的心如刀绞记忆。
“做股票心态调整很关键,每天心情随着红红绿绿上上下下,沉迷于看盘面也不会有很好的收益。”上述私募创始人建议投资者,祛除持股的忐忑心理的最好方式是深入研究投资标的。
在经历一天的痛定思痛后,“easylove(简单爱)”想着利用这个春节长假好好反思下这一年的投资教训。“小票的风险实在太大了,也很容易被游资控盘,不小心就被割了韭菜……”她称。
除了股票外,在基金上的投资也让她伤害较深。去年,她高位申购的新能源基金和医药基金也都亏了不少,加起来也有十几万。以后,不会再盲信那些热门的基金经理和基金,申购前也需要好好做足功课。-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