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2-01 | 来源: 网易教育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亲子心得 | 字体: 小 中 大
首先要肯定的是,短视频丰富了课外生活,令人感到放松愉悦,这一点谁刷谁知道……
但对孩子而言,它带来的更多是毁灭性负面影响。
被透支被损害最严重的,是注意力和思考能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双“能”选手——
欲罢不能,思考无能。
因为本质上,短视频是靠吸引流量变现的软件,比起传递知识,更看重的是:怎样才能把用户留在界面上不停地浏览,时间越长越好。
你以为看短视频的孩子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就觉得他很专注,在思考?
大错特错。
早在2004年,华盛顿大学就有研究发现,3岁前孩子每多看一个小时电视,7岁时就会多出10%的可能产生注意力障碍。2008年,美国学者海尔斯发现,人类阅读文化史上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模式——超级注意力,它对印刷文化传统的深度注意力模式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由此产生了一个深刻的阅读认知代沟。海尔斯写道:认知方式的变化可见于两种注意力模式“深度注意力”(deep attention)和“超级注意力”(hyper attention)的对比之中。深度注意力特点是长时间集中于单一目标之上,其间忽视外界刺激,偏好单一信息流动,在维持聚焦时间上表现出高度忍耐力。超级注意力的特点是焦点在多个任务间不停跳转,偏好多重信息流动,追求强刺激水平,对单调沉闷的忍耐性极低。根据海尔斯教授的分析,新的“媒体一代”或“数字原住民”热衷于“超级注意力模式”,甚至他们的大脑生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视频一秒一帧,甚至间隔更短,画面迅速闪动,孩子被迫机械接收信息,根本来不及给大脑时间思考和反应,整个神经都高度紧张去接收高能刺激的视听觉冲击。
这样的特质就意味着,短视频的内容,不会像传统视频内容以及文字那样,给予观众可以挖掘的线索和思考的空间,只是一味打直球,接连不断地输出爆点,甚至可以牺牲故事的合理性。
长期浸淫下去,孩子会习以为常,丢失掉对事物发展逻辑的敏感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会对有挑战的难题丧失兴趣。
更可怕的是,这样又短又快又强烈的冲击,是枯燥的文字阅读远远无法比拟的。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