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3-25 | 來源: 財經天下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新車新款 | 字體: 小 中 大
3月8日,LME鎳期貨叁月合約盤中最高攀升至創歷史紀錄的101365美元/噸。針對此次鎳的非理性暴漲,3月8日下午,LME宣布當日鎳交易全部作廢,同時暫停鎳交易。3月17日,LME發布公告稱,將鎳交易漲跌幅限制提高至12%。
反觀國內目前的動力電池供應情況也並不樂觀,壹方面,上游鋰鹽價格漲幅100%,動力電池價格相應上漲了10%-20%;另壹方面,國內優質的電池供應產能有限,電池廠都處在滿產滿銷狀態,產品供不應求。
為此,3月18日,工信部主持召開鋰行業運行和動力電池上游材料漲價問題座談會,分析了當前資源開發和擴大生產供給方面面臨的瓶頸問題,針對近期出現的鋰資源及鋰鹽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問題,圍繞保供穩價方面展開討論,對於切實可行的方法,有建議表明原料廠可以直接面向終端客戶進行鋰鹽銷售,以減少流通環節,控制碳酸鋰出廠到廠間的價差;另壹方面,可加大國內鋰礦資源開發力度,增加市場供給。
面對連環不斷的漲價熱潮,汽車行業專家朱玉龍表示,今年不是漲價不漲價的問題,是誰漲價後還能順利活下去的問題。“漲價導致訂單和銷量掉下去,但拿不到電池又有供給上不來、被全方位淘汰的局面。目前看來,對於車企的資金儲備是壹個很大的挑戰。新興的純電動車企的發展窗口快要關上了。”
對於車企而言,擁有穩定的市占率是這些新勢力車企的短期目標,雖然車企提價策略滯後於成本上漲,提價幅度也小於成本漲幅,但此番市場出現的普漲潮,更預示著漲價會成為更多車企的“現實選擇”。
“因為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處於快速增長期,與眼前的利潤相比,大多數車企更看重市場占有率,所以寧願犧牲利潤也要保住市場占有率。”壹位新能源車企負責人表示。
源車企負責人表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