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4-14 | 来源: 法广中文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习近平动态 | 字体: 小 中 大
上海民怨冲天 李强难替习近平化解 https://t.co/1hXfodT4p8 pic.twitter.com/BS1jgFbAfC—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RFI_Cn) April 13, 2022
上海人日子难过,怨气冲天,都由“动态清零”引起。
星期三,『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央视异口同声,坚持“动态清零”毫不动摇! 好像在向习近平宣誓,也好像情况十分紧急!
当权者难道对上海清零清到如此悲惨的地步视而不见吗?上海东方卫视竟打算周三晚间播出名为『众志成城同心守沪』的特别节目,结果在网民一片骂声下暂停播出了。一位“暴躁的豌豆小面君”的留言,“上海人真的不需要晚会,上海人需要新鲜的蔬菜、牛奶和肉。“
封城以来上海发生的事匪夷所思,六零年代中国大饥荒,上海因地位特殊都未发生的事在21世纪发生了:社交网络上到处是上海人喊饿的消息,上海郊区宝山的居民本周敲打着锅和炒勺大喊,“我们要物资,我们要生存,我们不想活活饿死”。
每天都有急诊病人得不到就诊的悲剧。一位上海网民留言:“作为活在21世纪的人类,居然有人还会因为缺医少药、缺乏食物而死在家里,除了震惊之外,真的令人悲愤不已。”
被视为“正能量作家”的六六,即使在武汉疫情肆虐期间也能“释放正能量”,这次不得已在网上为身陷上海的年迈的父母深夜被命令下楼检测核酸大发怨言,“上海现在疯了吗?” “还有没有人性!”她甚至说想要“拿刀捅人”。
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力赞政府实施的严苛政策:“今天,上海2500万,一人一管,全民核酸,各地驰援,全国一盘棋,这就是中国力量”,他还说:“比疫情更危险的,是对疫情的恐慌。换好心态,等待解封”。
没想到,他的98岁的有点肾脏病的母亲,本来打一针就管用,由于必须做核酸才能就医,在医院急诊室等待核酸结果等了4个小时过世了。郎咸平发帖说,“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封控了,所以我也没有见到我妈妈最后一面。我希望这个悲剧不要再发生”。
六六和郎咸平在中国相当知名,他们的遭遇本应得到同情,可是因为他们赞许当局政策的立场反而招致不少人的讽刺和挖苦。
上海清零清到这种地步,连赞颂体制的知名人士也都忍无可忍,连美国国务院都下令驻上海领事馆非必要人员撤出中国,连欧盟商会都给中国国务院写信希望修改封城政策:“目前为试图控制最近在中国爆发的COVID-19疫情而采取的措施,正在造成重大干扰,从物流和生产一直延伸到中国境内的供应链。”更不用说上海无数寻常百姓的付出。
被视为很有“组织性”,很听话的上海人愤怒了。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一行小区检查抗疫情况,遭到民众怒斥。网上视频显示,李强在浦西一个小区视察时,一位大妈指着李强等人开骂:“你们有罪于国家,愧对先烈、愧对天地”。他们在视察过程中,不断有市民出现在阳台上向李强一行高喊“救命啊”、“没吃的啦”、“没有油也没有米啦”…… 这是李强要倒台的节奏吗?
上海清零造成的灾难会不会影响李强的仕途,问题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因为李强在忠实地执行着习近平“清零不动摇”的命令,纽约时报分析,上海的这场危机不仅成为了对公共卫生的挑战,也是对“清零”政策“的一次政治考验,中共已将自己的合法性押在这个政策上。
结果,李强的个人前途与他的领导人习近平紧密地连在了一起。如果李强不能如一些观察人士所分析的入常甚至仕途出了问题,从一个角度似乎意味着:习近平承认上海清零失败,习近平承认自己的亲信无能为力,习近平不得不“忍痛割爱”?
这同时也意味着,李强的仕途很难出问题,逻辑很简单,习近平不能承认清零失败。因为他的合法性就押在清零政策上,习近平同时轻易不能让自己的亲信落败。让亲信落败,等于动摇他的统治核心。但是上海的局势再这样发展下去,习近平丢卒保车,找替罪羊的可能并非不存在。尽管那样做万不得已,因为会对他的威信和能力造成很大损害。
许多观察人士指出,清零手段,严酷过时,一旦发现阳性,立即集中隔离,隔离中心人满为患,患者病情加重的风险极高,为什么不可以居家隔离呢?为什么不肯放弃清零呢?德国『新苏黎世报』评论说:“对于习近平来说,放弃清零政策,等同于承认自己的失败,等于承认自己并不是一贯正确。要知道,早在2020年,习近平就已经宣布中国战胜了新冠疫情,并以此证明中国的社会制度要比西方更有优势。而现在的局势却显示,清零政策也给习近平本人带来了政治风险:因为面对奥密克戎,清零政策难以奏效,因为这种变异毒株的潜伏期很短,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尚未来得及被检测,就已经开始传播病毒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