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4-15 | 来源: 新京报 | 有13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新冠疫情 | 字体: 小 中 大
世卫组织六大区域疫情变化。/世卫组织最新周报截图
须谨慎看待新增病例下降的趋势
新京报:世卫组织最新的疫情周报显示,全球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连续第三周出现下降,但同时警告称,一些国家调整其检测策略可能导致检测到的病例数减少。这是否意味着全球实际感染数要远高于报告的数字? 世卫组织:我们想说的是,虽然全球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死亡病例持续下降,但两项数据都很高。在世卫组织六个区域中,过去一周新增了超过700万例确诊病例和超过2.2万死亡病例。截至4月13日,全球报告的病例已超过4.99亿,死亡人数超过600万。 我们应谨慎解读这些趋势。因为随着疫情的变化,一些国家正在逐步改变其新冠检测策略,这导致总体的检测数减少,由此也会导致检测到的确诊数相应减少。同时,检测减少也导致我们监测疫情发展趋势的能力受限。 新京报:奥密克戎引发了疫情暴发以来最大的一波感染潮,感染高峰过后,一些国家开始改变其检测和隔离策略,甚至完全取消社会管控措施。对此世卫组织有何评论? 世卫组织:奥密克戎的出现改变了一些国家对疫情风险的判断。事实上,奥密克戎确实比以往的几个主要流行株表现得更温和,这也导致许多人预测这会是最后一波大的感染潮。但世卫组织认为,这是错误的认知。 首先,从过往经验可以看到,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大流行的发展轨迹,低病例数并不一定意味着低风险,我们必须持续追踪病毒的传播和进化。 其次,必须注意到,大部分取消疫情管控措施的国家,疫苗接种率都非常高,但仍有很多国家疫苗覆盖率很低。可以看到,仍有许多未接种疫苗的人在感染奥密克戎后患上重症。 事实上,由于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传播,可以预见到,在取消公共卫生和社会管控措施的地方将会出现更多的病例,在疫苗接种不足的地方会出现更多的死亡病例,尤其是老年人群体。 此外,虽然疫苗在防止重症和死亡上的保护力要高于在防止感染上的保护力,它仍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感染,从而减少病毒持续变异、延长大流行的可能。因此,持续推进疫苗接种仍然非常重要。
新冠大流行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京报:2022年以来全球新增确诊病例超过2亿例,目前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5亿例。世卫组织仍然认为,今年新冠疫情大流行会结束吗? 世卫组织:为了结束新冠大流行急性阶段,科学家们研究出的有效疫情防控应对工具必须在全世界所有国家得到快速、公平的分享。2022年,我们必须实现到年中时期,让每一个国家至少70%人口接种疫苗的目标。 世卫组织想强调,不公平正在让更多的人死去,也让病毒有更多的机会传播、变异,从而威胁到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让我们过去2年多付出的努力白费。事实上,获取新冠防控应对工具的不公平持续时间越长,新冠大流行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这种不公平是一场全球卫生安全灾难,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世卫组织新冠大流行突发事件委员会本周确认,新冠大流行目前仍然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各国仍不能放松警惕,需要更加努力以拯救生命。
新京报:根据目前的全球疫情发展情况,世卫组织认为疫情最终会如何演变?
世卫组织:世卫组织稍早前发布了更新后的《新冠病毒战略防范和应对计划》,这是我们发布的第三版战略计划,它可能也应该是我们的最后一个战略计划。
基于我们已知的信息,今年大流行演变最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新冠病毒虽然继续变异,但随着疫苗接种和感染获得的免疫增强,它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会逐渐降低。在免疫力弱化时,可能会出现新增确诊和死亡病例的阶段性上升,这就需要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的加强针接种。
因此,世卫组织呼吁各国加大对五个关键领域的投资,包括监测、实验室研究和流行病学;疫苗接种、公共卫生和社会管控措施、社区参与;新冠临床治疗和有弹性的卫生系统;研发、公平分配疫情应对工具和物资;协调应对,尤其是从急性应对期管理模式转向长期呼吸道疾病管理模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