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4-16 | 来源: 三联美食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美食指南 | 字体: 小 中 大
捞出来蒜头之后,蔡昊又将一些姜丝和白肉放进油里慢慢煮。放白肉是潮汕蒸鱼时的典型做法。鱼剖好后,在已经洗净处理好的鱼身上放上一些白肉,在蒸汽锅里,热度上升,白肉里的油流进鱼肉里,能让鱼提鲜,使鱼增加了猪肉的香味。
做这条鱼,蔡昊用的是当地的半煎煮的方法,半煎煮做鱼只煎一面,随后放入高汤和材料。这样做法做出的鱼上面的鱼肉形相完整,与水煮无异,吃起来清鲜幼嫩,原汁原味;下面的鱼肉经过油煎焖煮之后,色泽金黄,肉质香酥可口,就是一鱼二味。至于如何保证入味和熟透,这就全是灶上的功夫了。蔡昊对这个方法做了更精细的改良,以做出更好的口感。
蔡昊一边做,一边给我讲解。店里的厨师一直在旁边听着。听蔡昊讲菜是他们常规的内容。蔡昊的厨房没有秘制之类的说法。他创造出一道新菜后,会在厨房里做上一遍,很清楚地解释,每样配料是为什么,哪些部分需要注意。一道新菜的工艺便这样熟记在各个人的心中。随后,每个人具体负责两三个步骤。这样工艺化、程序化的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让一道菜保持稳定的出品。
▲蔡昊为我们煮了一道潮汕家常味道的鱼(黄宇 摄)
蔡昊说,做菜无非是ABCD的相加,A代表食材处理方法,B代表制作方法,C代表调味,D代表火候(也许温度更利于量化的表述),具体了解掌握了这些步骤,“好吃的菜是组合出来的”。
厨师的神秘感也就这样掀去了,他们更像一个个熟练的工人,也能够更多的学习各种技巧,而不用像在往常的厨房里按资排辈,从切菜小工等到上灶,要等许多年。我们都知道潮汕人喜欢吃响螺。在当地,响螺是比燕窝鱼翅更为珍贵的食材,切螺必须要有多年经验的积累才能上手。
蔡昊的厨房不是这样,刚来店里没多久的年轻人就能上手。蔡昊将诀窍告诉了他们,“在片螺的时候,会有一个动作,即用指甲去刮,刮到会出声的肉就不能吃,相反软的就能吃,就这么简单,一说就会。”
在聊天的过程中,鱼煮好了。蔡昊让员工将菜端到办公室。他的办公室就在厨房的后面。二十平米的空间,最中间是一黑色张大理石的桌子,朋友来试菜,就坐在这张桌子前,热气腾腾的菜从厨房到桌子上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对于试菜、吃菜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我离大厨、美食原来这么近。实际上,这个早期的便利之处,是方便他能够听清厨房的动静,有什么事情他就能及时过去处理。蔡昊说,刚开始他将做菜分工化,许多厨师不能接受,相继离开,后来招聘人他就选择相对年轻的厨师,因为不会被经验束缚。
从开始烹饪到端上桌,整条鱼只用了20多分钟,看起来很简单。入口的一瞬间,你却觉得,这条鱼一定被施了什么魔法。鱼肉进嘴的时候,先是汤汁的滑香,醇厚又不腻,紧接着,鱼肉鲜甜的味道就覆盖了整个味蕾,让人忍不住将筷子又伸向盘子。甜的味道有一部分来自贡菜。
贡菜可以说是潮汕泡菜系的一朵最妖艳、最受欢迎的一朵花。在观看时,蔡昊就给我看过贡菜,色泽金黄,尝起来鲜甜。潮汕人的贡菜是用芥菜腌制的,跟四川将泡菜闷在坛子里发酵不一样,贡菜要在太阳底下暴晒,晒到只剩四水成分的时候才会放进腌菜缸,白糖和盐的比例根据个人口味来确定。蔡昊一共往锅里放了两次贡菜,刚开始是放进汤里提味,第二次则是快出锅时放,只为了保留贡菜本身的味道。-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