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2-04-17 | News by: 多维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罗大佑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他是个很多人还不来及认识的歌者,在欢乐的情人节里病逝,在唱片录制完成后的一周,22岁的生命戛然而止。但他却用音韵写出永恒,成为华语流行音乐史上最璀璨夺目的一颗流星,蔡蓝钦,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名字。
很少人了解蔡蓝钦,即便在台湾,他也并不为年轻人熟知,三十五年前,乍起而骤逝,他在大悲大喜间留下惨白句点。
当年唱片文案写道,对蔡蓝钦而言,他的世界注定不同于彼时西门町街头,抑或恒春海滨的各色中国青年,22岁是很多人一生锦绣文章中的一个逗点,但这一年对他来说却是绝对的惊叹,凝聚了惊险与幸运。
据说,飞碟唱片在决定为他灌录唱片时,他的第一反应竟是不要曝光,不要出名,不要压力。再三严明,“不上电视,寒假录音,暑假发片”,开始了他在生命驿站最后的冲刺。
二个月里,胸中蕴积的音符与文字,伴随的是一首首作品惊人的产出,他本可以阔步出发,但死神来袭,只留下一个昂扬的中国少年的背影。
三十五年后,本文尝试还原他短暂而荣耀的一生,故事的源头,就从他的童年说起吧……
1964年,蔡蓝钦出生,母亲蔡美桂四次流产,第五胎才终于保住,他成为长子、长孙,自小被寄予厚望。
他五岁学钢琴,八个月后,就弹完了别人得学上一、二年的上下册拜尔教本,六岁那年,蔡蓝钦破例以未足龄考入台北儿童合唱团,五年级寒假随团赴美国,菲律宾演出。
功课出色的小孩很多,有艺术天分的也不少,但蔡蓝钦在这两方面从来都是佼佼者,不让父母担心,不令老师们失望,建中、台大,一路通向人生胜利组。
蔡蓝钦的歌时至今日仍被一些人记得,很多人没有忘记这位音乐天才。(Youtube@Timeless Music)
跨进罗斯福路上最高的学府的低矮门墙,表面看是完成了资优学生的又一程挑战,但他却偶然地向至友招供:“从小,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完美....但现在,我开始失去信心。”
在那个大学联考录取率只有20%的年代,他的身边同样都是天之骄子。
此时,音乐成了他最好的心灵慰藉,他流连于乐团、唱片行,音响店,在校园里,他是个内敛保守的大学生,在乐队里,他是个出色的键盘好手,只是没人知道他会唱歌。
蔡蓝钦高一时曾想念航空工程,大一一度想从机械系转电机,他也曾坚定的表达,“我不当医生”。
在这火一般的年纪,青春又要投向何处?他竟有些迷失了,甚至抱怨“干脆隐居起来算了”。
踌躇中,上天和他开起了玩笑,大一下半学期因为发现自己肝脏出了状况,再也撑不下去,只能保留学籍办理休学。-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