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2-05-02 | News by: 每日人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少林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 2021年五一期间少林寺人头攒动。图 / 视觉中国
给手机开光,也是少林寺独创的。2006年11月6日,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携众僧为联通的10个“吉祥号码”开光。拍卖会上,50多名竞拍者为10个号码豪掷32.15万元,少林寺慈幼院分得了26.8888万元。
即便这场开光带有做功德的意味,但事后问卷调查显示,竞拍者中奔着做慈善者寥寥,而奔着少林高僧开光而来的有54%,另外一半的人是奔着吉祥手机号码而来的。
除了这些可见的收入,旁人看不到的财富,藏在少林的地产中。
在郑州豪掷4.52亿元,并非少林寺第一次跑马圈地。1995年,借着电影《少林寺》爆火的东风,少林寺率先出海,在纽约法拉盛华人区开办了海外第一所少林“分寺”。
2015年2月,释永信亲手将一张折合近两千万人民币的澳币支票,交到了新南威尔士州肖尔海文市长的手中,一举付清了18000亩的土地款——这块地计划用于建造一座少林寺澳洲分寺,还包括一座四星级酒店。
被托管的“下院”,则是少林寺在国内的隐形地产。从2004年起,北至天津,南至云南,依靠与其他寺庙签订委托管理合同,少林寺拥有包括昆明四座古刹、山西灵石县资寿寺等十几座寺庙的管理权。
被托管的“下院”,无一不走上“少林化”的道路——管理班子大换血,寺庙名称嵌入“少林”二字,接着是开发养生、慈善、武术等周边项目。资寿寺的23名僧人中,9名出身少林。即便收入分配并未披露,但《资寿寺委托管理合同书》显示,今后资寿寺所产生的门票收入,寺庙接受的捐献、捐赠,经销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和宗教出版物等收入,全部归少林寺所有和支配。
这些财富,最终在少林僧人的大手笔中,可见一斑。
2012年,一组照片流传于网络:几名少林僧人出寺后,坐上一辆价值百万的保时捷卡宴,上面摆着“寺庙用车”的牌子。
而作为少林寺方丈的释永信,即便多次公开表示自己的月收入只有700元,但仍会一不小心“露富”。一部日本纪录片,敲开了平日里对游客紧闭的方丈室大门,让人们惊讶于其中的豪华:四处可见雕花的红木家具,上面摆放着最新的办公设备。释永信坐在其中,打开了苹果电脑。
▲ 神秘的方丈室。图 / 视觉中国
争议“入世”
膨胀的财富,与“散财”的佛教金钱观似乎天然背离。
公众对少林寺揽财的质疑,首先是针对高昂的门票收入。释永信多次解释,收门票费“是对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弘扬”。2012年后,说辞又变成了“少林寺是少林寺,景区是景区”“要对信徒完全免费,对一般游客降低门票”。但如何区分信徒和游客,释永信也没多加解释。-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