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5-14 | 來源: BBC中文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圖像來源,HONG KONG MARITIME MUSEUM
收藏在香港(專題)海事博物館中的《靖海全圖》,描繪了官軍圍剿鄭壹嫂張保仔的情況。此段“大嶼困賊”畫面中,紅衣女子應為鄭壹嫂。
古往今來,當海盜的女人少,當海盜頭子的女人少之又少。
19世紀初的清朝,廣西廣東沿海曾有過勢力強大的海盜聯盟。在他們殺人越貨劫道擾民的營生中,鄭壹嫂留下的深重印記雖被時間淹沒,但仍不時閃現......
2007年,迪士尼推出《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影片中,清朝造型女海盜就是以鄭壹嫂為原型。
2021年10月台灣(專題)高雄電影節上推出《女海盜:成名之路》虛擬現實電影VR原創,講述了鄭壹嫂這個“被歷史遺忘”的女海盜首腦的傳奇故事:為對抗命運小女子嫁給海盜鄭壹,夫死之後接管指揮“歷史上最大、最成功的海盜船隊”。
同年11月,英國廣播公司BBC廣播4台(Radio 4)播出的壹期節目中,請歷史學者講述了鄭壹嫂的人生故事。
歷史事實中的鄭壹嫂與影視作品中的鄭壹嫂恐怕有相當的距離,然而有壹點真實無誤:她真是統領過歷史上最大、最成功海盜武裝的女人。值得壹提的是,過去兩百年中,鄭壹嫂在西方的名氣遠勝於東方。
有評論人士這樣寫過:歷史與現實似乎開了壹個捉弄人的玩笑,歷史上沒有女海盜的地方熱愛(電視劇)著她的故事,而歷史上有著女海盜的地方則隱去了她的光芒(電視劇)。
妓女與海盜
鄭壹嫂原名石陽,又名石香姑,大約在1775年出生在廣東新會。要了解她的人生,必須先了解讓她名揚世界的第壹任丈夫——鄭壹。
鄭壹當年是活躍在華南沿岸地區的海盜,跟隨堂兄鄭柒討生活。18世紀末期越南改朝換代興起的西山政權,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也為了得到更多資源,與華南地區的海盜建立軍事聯盟。鄭柒與華南海盜成為越南西山政權的合法軍事組織,被授予軍銜“招兵買船”,勢力壯大。
然而隨著西山政權在19世紀初結束,海盜失去了政權依靠;鄭柒在壹次風暴中喪生後,鄭壹接掌了他的班底。大約在1801年,鄭壹娶了妓女石香姑。
1805年,包括鄭壹在內的從越南回到華南沿海的海盜首腦,在鄭壹的建議下達成了和議,結成海盜聯盟,分成紅、黃、青、藍、黑、白六旗幫派,聯合出海,訂立協議,按照協議分配贓物。
圖像來源,GOOGLE MAPS
鄭壹嫂的海盜紅旗幫以雷州半島為基地,活動范圍很廣,在珠江流域、香港和澳門都留下傳說。
從此,華南海盜勢力進入鼎盛時期。鄭壹領導的紅旗幫海盜,是海盜聯盟中勢力最為強大的,他們以雷州半島為基地,勢力范圍包括珠江流域。
香港海事博物館對當年活躍在南海的海盜有這樣的描述:“這些匪徒並不僅限於攻擊從中國出發、載滿珍寶的歐洲蓋倫帆船或者中國戎克商船。他們還對沿海村莊的貧困居民進行勒索,經常通過綁架人質來獲取贖金。”
1807年,鄭壹突然死亡。鄭壹嫂從此進入人們的視野。
紅旗幫掌門人
如今保存在英國倫敦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中的壹本清代出版的史料《靖海氛記》,記載了鄭壹嫂繼承夫業執掌紅旗幫後的海盜生涯。
《靖海氛記》初刊於1830年,由順德人袁永綸撰寫,是有關拾八世紀末、拾九世紀初華南地區海盜問題的重要史料。
《靖海氛記》寫道,廣東這六大幫海盜“各立旗號,分統部落”,再加上活躍在台灣海峽的福建海盜蔡牽的配合,海盜猖獗越發超出了清朝官府的控制。
圖像來源,XINHUA
林則徐曾向皇帝奏折,追奪鄭壹嫂的誥命夫人封賞。
新寡的鄭壹嫂在紅旗幫的牢固地位與新生代海盜張保有很大的關系。而張保後來成為鄭壹嫂的第贰任丈夫。
《靖海氛記》對張保的身世有這樣的交待:15歲隨父親打魚時,遇到在江門打劫的鄭壹,被鄭壹帶走成為他的“義子”。張保“聰慧、有口辨,且年少色美,鄭壹嬖之,未幾升為頭目”。
鄭壹死後,鄭壹嫂分出壹隊人馬由張保統領,自己掌管余部。套用現代人熟悉的說法,在鄭壹嫂和張保的領導下,紅旗幫對內整肅紀律賞罰分明、制定壯大隊伍的策略,對外團結壹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逐漸成為六大海盜幫派中實力最強的壹支,“獨雄於諸部”。
鄭壹嫂當年統領過多少海盜船現在已經很難找到准確的數字,但《靖海氛記》中記錄的1809年八月拾八日的壹場打劫,能說明紅旗幫海盜的人多勢眾。
這壹天,“鄭壹嫂率伍百余艘。自東莞、新會轉擾順德、香山等處,駐眾潭洲。贰拾日,令張保率舟叁百號直入,劫沙亭,擄男女肆百余人。”
鄭壹嫂率領的紅旗幫,在海上打劫外國商船、沿海漁船,在華南沿岸擄掠村落之外,還多次與清朝官府正面交鋒、實力“碾壓”官軍水師。
“恩惠”
當時華南沿海海盜猖獗,官府兵力匱乏,同時應對各路海盜分身乏術,兩廣總督百齡向海盜實施招安政策。鄭壹嫂見到實力遠不如自己的黑旗海盜首腦投降朝廷後當上了把總,非常羨慕,表示也願意投降,1810年開始了與官府的聯絡。
代表官府的說客曾這樣勸告張保,既然知道黑旗海盜首腦有罪在身還能投降後封官,以你的拾萬之眾,如果願意歸降,大人又怎麼會只封你當個把總呢?!
鄭壹嫂與張保旗下接近拾萬的數字是現在的史學界普遍認同的。據研究清朝與航海時代歷史的倫敦政經學院副教授布琮任(Ronald C. Po )在BBC廣播4台節目中介紹,生活艱難使許多漁民不得不“兼職”做海盜,有漁捕魚,閒時在海上打劫。
張保投降被封為千總,從海盜變為清朝水軍軍官,並得到朝廷賜婚,張保娶鄭壹嫂為妻。張保在投降拾年之後,官階已至贰品。
嘉慶25年,即1820年,時任江南道監察御史林則徐曾上奏皇帝擔心鞭長莫及,指張保“資格既未深沉,來歷又非體面”,不宜駐守澎湖。奏折中稱已經擔任水師副將的張保“從前在洋為匪,伙眾壹萬柒千余人之多,鎮將大員屢被戕害......距悔罪乞降之始未屆拾年,而在營遷轉之階已躋贰品,從來升任之速未有過於此者。”
林則徐對張保的戒心與不滿至張保去世後轉向了鄭壹嫂,曾上奏道光皇帝“追奪張石氏誥封”,指她是再婚婦女”冒受封典“,先廢除她誥命夫人身份,再剝奪她的財產繼承權以及她與張保兒子擔任總兵官職的資格。林則徐此舉還得到兩廣總督阮元的支持。道光皇帝在收到撤銷鄭壹嫂兒子總兵職位的折子後回復說:不必了。
受到官府排擠的鄭壹嫂晚年居住在澳門,後生意失敗,在澳門去世。
“史上最成功的海盜”
自1807年鄭壹離世至1810年投降朝廷的叁年間,鄭壹嫂旗下的海盜上萬,船只數百上千,難怪要被稱為史上最成功的海盜。
但是,你能想象200多年前,她這樣壹個沒有社會地位的”性工作者“究竟有什麼特別的能力,不但穩坐紅旗幫掌門人的“寶座”,而且把業務做得“風生水起”嗎?
然而,無論如何成功,壹個海盜女子的身世不是歷史資料感興趣的內容。她究竟出自怎樣的家庭?為何淪落到賣身的地步?是弱女子被鄭壹強娶為妻還是壹個很有抱負的女人為改變命運心甘情願過海盜的生活?又或者她的聰明才智為鄭壹所欣賞,兩人因此聯手?
海盜張保曾經在香港水域非常活躍,至今香港有以他為名的旅游景點和其它與他有關的傳說。
同樣是海盜,她的第壹任丈夫鄭壹被認為是鄭成功的後人,有大量的記載;而她的第贰個丈夫張保,以張保仔的名字,至今在香港和澳門廣為人知,並且留下了許多傳說和傳奇。
鄭壹嫂,人們偶爾還記得當年她的“殺伐決斷”,畢竟壹個“凶神惡煞”的東方女性形象在西方流行文化中頗有抓眼球的效果。而真要全面立體地重塑她的故事卻又非常艱難:重點是放在她海盜人生的作惡呢,還是“棄暗投明”的向善?
無論如何,這個被歷史塵埃湮沒的江洋女大盜,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人注意。
正如參加BBC廣播4台節目的嘉賓,英國喜劇演員兼作家瑞雅·利納(Ria Lina)所說,她這樣壹個女海盜當然不是什麼人生楷模人物, 不會是我們要引領孩子們去學習的榜樣,但是能確認電影中的人物曾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也是壹件讓人興奮的事情。
倫敦政經學院的布琮任在BBC節目中說,海盜的故事非常有趣,至今都是令老少著迷的話題。
“像鄭壹嫂這樣的海盜,他們建立起自己壹套軍事權力甚至官僚系統,完全獨立於中央政府和地方精英階層之外,卻平行存在。因此,他們也創造出有罪有惡的地下文化。”
“海盜故事有趣之外更重要的是,這些故事還告訴我們中國的歷史, 讓我們看到普通人的生活,看到那些來自底層的,充滿怨憤的、窮苦的男女水手、漁民的勞作生活。他們給我們呈現的畫面,與那些文人或者官員們描繪的完全不同。海盜的文化傳統,正如我們從鄭壹嫂的故事中所看到的那樣,與主流社會中孔子所提倡的道德、仁義、勤奮完全不同。海盜們為了生存必須有配套的生活方式、習慣和行為標准。對鄭壹嫂和很多海盜來說,海上打劫是他們合理又名正言順的維持生活的方式。”
當然這種方式不僅不為當年禮教所容,即使放在今天,她這樣壹個出身娼門,委身海盜父子,進而上位、招安的奇女子,也是很難被社會接受的。
這恐怕正是鄭壹嫂鮮為人知的原因。-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