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5-14 | 來源: BBC中文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張保投降被封為千總,從海盜變為清朝水軍軍官,並得到朝廷賜婚,張保娶鄭壹嫂為妻。張保在投降拾年之後,官階已至贰品。
嘉慶25年,即1820年,時任江南道監察御史林則徐曾上奏皇帝擔心鞭長莫及,指張保“資格既未深沉,來歷又非體面”,不宜駐守澎湖。奏折中稱已經擔任水師副將的張保“從前在洋為匪,伙眾壹萬柒千余人之多,鎮將大員屢被戕害......距悔罪乞降之始未屆拾年,而在營遷轉之階已躋贰品,從來升任之速未有過於此者。”
林則徐對張保的戒心與不滿至張保去世後轉向了鄭壹嫂,曾上奏道光皇帝“追奪張石氏誥封”,指她是再婚婦女”冒受封典“,先廢除她誥命夫人身份,再剝奪她的財產繼承權以及她與張保兒子擔任總兵官職的資格。林則徐此舉還得到兩廣總督阮元的支持。道光皇帝在收到撤銷鄭壹嫂兒子總兵職位的折子後回復說:不必了。
受到官府排擠的鄭壹嫂晚年居住在澳門,後生意失敗,在澳門去世。
“史上最成功的海盜”
自1807年鄭壹離世至1810年投降朝廷的叁年間,鄭壹嫂旗下的海盜上萬,船只數百上千,難怪要被稱為史上最成功的海盜。
但是,你能想象200多年前,她這樣壹個沒有社會地位的”性工作者“究竟有什麼特別的能力,不但穩坐紅旗幫掌門人的“寶座”,而且把業務做得“風生水起”嗎?
然而,無論如何成功,壹個海盜女子的身世不是歷史資料感興趣的內容。她究竟出自怎樣的家庭?為何淪落到賣身的地步?是弱女子被鄭壹強娶為妻還是壹個很有抱負的女人為改變命運心甘情願過海盜的生活?又或者她的聰明才智為鄭壹所欣賞,兩人因此聯手?
海盜張保曾經在香港水域非常活躍,至今香港有以他為名的旅游景點和其它與他有關的傳說。
同樣是海盜,她的第壹任丈夫鄭壹被認為是鄭成功的後人,有大量的記載;而她的第贰個丈夫張保,以張保仔的名字,至今在香港和澳門廣為人知,並且留下了許多傳說和傳奇。
鄭壹嫂,人們偶爾還記得當年她的“殺伐決斷”,畢竟壹個“凶神惡煞”的東方女性形象在西方流行文化中頗有抓眼球的效果。而真要全面立體地重塑她的故事卻又非常艱難:重點是放在她海盜人生的作惡呢,還是“棄暗投明”的向善?
無論如何,這個被歷史塵埃湮沒的江洋女大盜,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人注意。
正如參加BBC廣播4台節目的嘉賓,英國喜劇演員兼作家瑞雅·利納(Ria Lina)所說,她這樣壹個女海盜當然不是什麼人生楷模人物, 不會是我們要引領孩子們去學習的榜樣,但是能確認電影中的人物曾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也是壹件讓人興奮的事情。
倫敦政經學院的布琮任在BBC節目中說,海盜的故事非常有趣,至今都是令老少著迷的話題。
“像鄭壹嫂這樣的海盜,他們建立起自己壹套軍事權力甚至官僚系統,完全獨立於中央政府和地方精英階層之外,卻平行存在。因此,他們也創造出有罪有惡的地下文化。”
“海盜故事有趣之外更重要的是,這些故事還告訴我們中國的歷史, 讓我們看到普通人的生活,看到那些來自底層的,充滿怨憤的、窮苦的男女水手、漁民的勞作生活。他們給我們呈現的畫面,與那些文人或者官員們描繪的完全不同。海盜的文化傳統,正如我們從鄭壹嫂的故事中所看到的那樣,與主流社會中孔子所提倡的道德、仁義、勤奮完全不同。海盜們為了生存必須有配套的生活方式、習慣和行為標准。對鄭壹嫂和很多海盜來說,海上打劫是他們合理又名正言順的維持生活的方式。”
當然這種方式不僅不為當年禮教所容,即使放在今天,她這樣壹個出身娼門,委身海盜父子,進而上位、招安的奇女子,也是很難被社會接受的。
這恐怕正是鄭壹嫂鮮為人知的原因。-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