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5-14 | 來源: 假裝在東京 | 有264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我家這裡每天走過的必經之路
每個人的人生階段也不同。想當年自己年輕時候也經歷過180度級別的轉變。實話實說,17年來日本之前我對日本的印象是很差的,當時心目中的日本,應該到處都是邪惡的壞人,經濟倒退幾拾年肯定什麼都是壹塌糊塗,天天都在地震,時刻有人自殺,堪比人間地獄,然而壹切都在17年上半年實地來了壹次之後完全改觀。這種體驗,只有和同樣來過的人才能有共同語言,而和那些連護照都沒有、壹切僅憑想象的網友們則完全無法溝通。
日本並不是壹個差國家,至少沒有許多人口中說的那麼不堪,當然也沒好到哪裡去,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天堂,只存在相對適合自己的地方(此處不是求生欲)。我們在來之前明確了自己的需求,然後日本這裡剛好可以滿足這些需求,於是就來了,並沒有經歷什麼復雜的思想斗爭。甚至我們在來之前都完全不知道這裡的未成年人醫療費全免,而且外國人也能無差別享受,當年第壹次知道的時候真的覺得挺好。
當然,這裡絕對不是說日本有多好,連好壞的定義每個人也都可能完全不同,只能說這裡的生活環境很適合我,但未必適合你。如果你也來了東京,那這裡外面的壹切大家都能共享,同樣的馬路,同樣的商場,同樣的公園,但可能過著完全不同的人生。所以這個公眾號假裝在東京裡的將近200篇文章,你完全可以看作是我本人的周記。我不能也沒打算改變他人的想法,我能做的也只是為你提供壹個可能和你不同的視角,記錄下“只屬於我自己視角的真實日本”,僅供您的參考。
最近有很多新入境的朋友不約而同的和我說:老蔡,我以前在國內的時候看你的文章,和現在真的來了之後再看你的文章,感受很不壹樣。在國內時文章只是看過就知道了個大概,但實際來了之後,開始能理解你的體會和感受了。我覺得這是我文章的價值所在,挺好的,包括我自己也在長期寫作中獲得了非常多的改變和成長。
選擇是每個人自己做的,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即可。我當年來之前也壹樣忐忑,面對完全未知的新生活同樣也產生過恐懼感,同時又特別興奮。當時想著的是:先來試試,好的話留下來,如果實在混不下去,那也起碼不留遺憾了。最難受的永遠不是後悔,而是“我本可以”。對當時的我來說,我需要壹個選擇權,於是我就嘗試來了。好在適應能力比較強,目前的生活狀態不能說歲月靜好,但也可以說沒什麼大煩惱。這裡的生活挺安逸的,沒什麼值得讓你嚴重焦慮到抱怨的點,也沒有什麼逼你想著快點離開的問題,最多有些小不爽的地方,比如極其落後的銀行系統等等,以後有機會我再寫壹篇在日本生活讓人不爽的地方的匯總帖吧。
我壹直和別人說,這裡的生活很簡單,簡單到你只要想辦法賺錢就行,其他都沒什麼需要太操心的。來旅游過的人都有類似的體會:只要有足夠的錢,來日本的旅游體驗真的很棒。其實個人感覺,這壹條也同樣適用於長期定居,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在歐美人眼中,日本都是他們最想去的國家之壹吧。至少你在日本,不需要付美國那貴的離譜的小費,卻能得到遠超美國的服務質量。每次去各種地方辦事,被人民的公仆們用比親媽都好的態度接待,確實是非常好的體驗。-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