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5-14 | 來源: 假裝在東京 | 有264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攝於澀谷街頭熙熙攘攘的人群
有人可能會說了,作為外國人,簽證也是頭等大事。但我總覺得,不論你什麼簽證,只要壹切都順順利利,安安分分,老老實實,遵紀守法,那簽證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簽證的續簽普遍都不難,拿到永居或者歸化也都是遲早的事。我相信任何壹個國家都會希望進來的新移民是遵紀守法的好納稅人,即便是歸化,也只要承諾自己未來會做壹個守法良民,便再沒有其他條件了。(相比較之下,英聯邦國家入籍必須宣誓效忠女王,但日本不需要宣誓效忠天皇,只要守法即可。)
日本這種“先上車再買票”的簽證制度,個人認為比“先發綠卡再入境”的歐美方式更合理,後者有種先結婚後談戀愛的感覺,畢竟歐美綠卡幾乎都有移民監,我身邊有不少拿歐美綠卡的朋友老為幾年裡必須住滿幾年的移民監發愁,但日本永住並沒有,而是先待,待夠拾年後給你發壹個叫永住的獎勵。
最近也聽說,很多在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小國家的移民申請人數也暴增,確實我覺得這種情況很令人惋惜,因為申請這種的人往往大多是“為了走而走”。作為過來人,深深的知道這麼做非常容易後悔,移去了壹個並不是自己真心喜歡的地方,單純為了移民而移民,這和為了結婚所以隨便找個能嫁的先嫁了有什麼區別呢。
根據我個人經驗,以日本為例,如果你完全不認同這邊的文化,不願意入鄉隨俗,甚至對這裡抱有強烈的敵意,那別說留下來了,你在這的每壹分每壹秒都會是折磨,趕緊回去比較好。
你可能會納悶,真的有人不喜歡日本但來日本嗎?據我親眼所見,不僅有,還不是壹個兩個,這個群體數量可能比想象中還龐大。開了家門是日本,關了家門是中國,有些來日本8年10年的,竟然簡單日語交流都不行(甚至還以此為傲),每天嘴上都說著“還是祖國好”卻又從來不回去,我也無法理解他們為什麼會如此矛盾。讓我去壹個並不喜歡的地方定居我實在做不到,只能說這是在日本華人圈中存在的壹種奇特的社會現象了。
說說另壹種也是最近遇到特別多的網友的情況,曾經在日本長期生活過,因為各種各樣理由回了國,現在又著急著再來日本,這個特殊的群體在我微信裡就至少有上百人。並且,他們當年回去的理由和如今回來的理由都千奇百怪,有的人為了追尋愛情而回國,回國後生了娃又想回來;有的人嫌日本最初的防疫政策垃圾,現在又突然發現日本做的其實不錯;有的人來的時候只是個什麼都不懂的留學生(专题),莫名其妙的被家人送了過來,又莫名其妙的回了國,然後終於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有的人在日本時覺得自己融入不進去,回了國發現自己也徹底脫了節,但自己的青春和回憶卻全在日本,真的什麼樣的都有。
別人轉我的,我看了非常受觸動,希望她壹切安好
還有壹類人,他們會抱怨壹切,住在中國時抱怨中國,住在日本時抱怨日本,無時無刻不在抱怨,永遠不滿意,在日本的時候吵著要回國,回了國又吵著要回日本。還遇到過不少留學生媽媽,孩子出國吧怕疫情,不出國吧找不到合適的學校,真心覺得他們挺累的,想得太多就很難做決定了。
前些日子,我壹個在東京的上海人好朋友和我說他很想回上海,我說我無法理解為什麼這個時候你會想回,他卻和我說:你想的可能是自己躲過了“靜態管理”,我想的是自己為什麼沒有陪在爸媽身邊壹起度過這段艱難時期。說得我差點就淚目了,祝他壹切順利,爸媽們健健康康熬過去。
不論怎麼說,正如之前說的,不留遺憾才是最重要的。來過,你覺得這裡不適合你,那就回去;回去了,發現那裡也不適合你,那就再回來,這就是選擇權。人生就是使勁折騰,別人的建議壓根不重要,做當下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是每個人的生物本能。不要後悔,也不留遺憾。-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