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5-30 | 來源: 風聲島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李彥宏 | 字體: 小 中 大
也正是受益於前期廣告搜索算法研發經驗的積累,2012年加入百度的沈抖直接擔任研發部總監,負責廣告投放整合系統BES的研發,其主要應用場景正是其後來分管事業群拳頭產品——百度搜索的前身。
搜索作為百度的主要變現工具,在百度內部的超然地位自是毋庸置疑的。
而作為搜索產品變現主要途徑的廣告投放算法的負責人,沈抖在百度搜索變現上做出的貢獻也是不容小覷。
畢竟,沈抖工作的本質,就是讓廣告商投放的產品能夠精准觸達需求人群。
換言之,沈抖可以說是百度集團裡最懂如何滿足金主需求的壹批人。
乘著搜索和廣告變現的東風,沈抖在公司內壹路晉升。
只用了7年,沈抖就在百度“多連跳”,完成了從總監到研發負責人再到副總裁的多級晉升。
2019年,伴隨著向海龍離開的離開,沈抖更是榮登“太子”寶座,成功升任高級副總裁,屬實是吃到了搜索算法變現紅利的人生贏家。
3
然而,雖然沈抖意氣風發,但是百度卻在技術的變遷中壹次又壹次與時代紅利擦肩而過。
拾年前,百度的市值可以與騰訊比肩,在技術水平上更勝騰訊壹籌。
拾年後,在騰訊布局生態圈壹路高歌凱奏不斷擴張之時,百度的市值卻停滯不前,僅為騰訊的拾分之壹。
站在2022年的當下,提起阿裡,你可以想到淘寶和天貓,以及支撐電商業務版圖的支付寶和菜鳥。
提起騰訊,你可以想到QQ、微信,以及兩大社交軟件作為流量入口支撐的海量小程序和應用場景——QQ音樂、QQ郵箱、騰訊視頻、騰訊游戲、騰訊電競……
提起百度,除了被無數人吐槽過下載速度緩慢的百度網盤、被高德不斷擠壓生存空間的百度地圖和被今日頭條不斷挑戰地位的百度App以外,似乎再無其他讓人耳熟能詳的明星產品。
百度面臨的不僅是明星產品數量過少的問題,還有產品間缺乏聯動性帶來的弱企業壁壘,而後者對壹個重網絡效應的互聯網企業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阿裡商業版圖的布局在於線上線下新零售的聯動,你可能不會用淘寶和天貓購物,但壹定會用支付寶支付;你可能選擇用微信支付不用支付寶買單,但壹定會用菜鳥收快遞;你可能不會用菜鳥收快遞,但可能會用餓了麼點外賣,或是有壹天走入了壹家盒馬生鮮超市……
這些用電商和支付系統串聯起來的生活場景,讓用戶避無可避地使用阿裡的產品,創造了巨大的流量。
流量不死,企業就永遠有生存的可能。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