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6-13 |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影视剧中的席位尊左。来源/电视剧87版《红楼梦》截图
甚至上菜摆盘时,也得放左边。《仪礼·士相见礼》中写:“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古代进献禽、鱼之类物品时,会将其头安放在左边,表示尊重。
但在左右尊卑这件事上,并不能说得太绝。前面说“用兵则贵右”,但有的时候,古人也很倔强,他就贵左,你也没法问一句到底是为什么。
春秋时期,楚国攻打随国,季梁对随君说:“楚国人以左为上,他们的老大一定在左翼军中,您不要正面和楚王刚。要攻击楚军的右边儿,右翼军中没有良将精兵,一定会被我们打败。”(“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左传》)
三国时期,刘备在梁国一带和曹操相遇,与曹操联合进攻吕布。吕布投降后,刘备跟随曹操回到许都,被东汉朝廷封为“左将军”。刘备称帝后,右将军张飞进为车骑将军,左将军马超则进为骠骑将军。按照《汉仪》记载,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位次上卿”,根据骠骑将军贵于车骑将军可知,左将军应该贵于右将军。除此之外,《三国志》提及“左将军”有60余次,而“右将军”仅20余次,三国时“左右将军”孰重孰轻,高下立见。
影视剧中的刘备。来源/电视剧新《三国》剧照
尊右卑左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左”可以说是稳操胜券,又何来“尊右卑左”之说呢?
有人认为,右手优势是一种生理现象。尊右文化,是世界趋势。以英语为例,与“right” (右) 搭配的词组往往都是聪敏、积极的,比如“a right hand man” (得力助手) 、“right a wrong” (平反、纠正错误) 等;而与“left” (左) 搭配的词组往往都是笨拙、消极的,如“two left feet” (笨手笨脚) 、“out in left field” (不合理的) 。
中国同样也不例外,《左传》记载:“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左之。”天子赞成,我就赞成,天子反对,我就反对。孔颖达在为《左传》作注时,对此的解释为:“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因此“右”为顺,“左”为逆。
在这一语境下,尚右源于人们普遍右手比左手用起来更加便捷有力这一生理习惯。因古人受身体崇拜,以力量强弱定尊卑,这才形成了右强左弱、右高左低、重右轻左的观点。时至今日, “座右铭、意见相左”等词语依然显示出尚右屈左的特点。
“右”体现力量。“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后汉书》),从一些文典可见,右臂譬喻要塞、重要城池,以“断右臂”表现问题的严重程度,没有“断左膀”或类似的说法,足见“右”的重要性。
语文课本中,曾提及赵王与秦王渑池相会后,“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而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史记》)可见,在廉颇看来,蔺相如站右边、自己站左边是莫大的屈辱。“右”成为对强权强势的象征。-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