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07-07 | 來源: 船長讀畫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周傑倫 | 字體: 小 中 大
從昨天中午開始,各大平台就被周傑倫新歌MV《最偉大的作品》刷屏了。
穿越到1920年代的傑倫,在巴黎邂逅了馬格利特、莫奈、徐志摩、常玉等多位藝術家,但這些人真的能在100年前的巴黎與傑倫見面嗎?
如果有人按照周老師的路線按圖索驥,可能會有壹丟丟失望,因為有些藝術家的作品還沒出現。
但這並不重要。只要心中充滿對藝術家的敬仰,心生各種遐想,壹出魔術壹場美夢,又有什麼不可能發生呢?與其說我們希望跟傑倫穿越到某個開放、包容、多元、有趣並且充滿想象力的美好時代,毋寧說我們內心希望建設壹個遠離封閉、偏執、單壹、僵化、無趣,且缺乏創新精神的世界。可能缺席的畫家
按照傑倫老師新曲詞中順序所提及的藝術家分別如下:
雷尼·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967年);
薩爾瓦多·達利 (Salvador Dali 1904—1989年);
中國旅法畫家常玉(1900—1966年);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年);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年)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年)
此外,還包括壹位中國詩人徐志摩(1897—1931年)。
這些藝術家中,馬格利特和達利,是超現實主義陣營的得力幹將;馬蒂斯是野獸派的創始人;梵高為後印象派叁傑之壹(另兩位是塞尚和高更);蒙克為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而莫奈,是印象主義的開山之祖。
至於中國畫家常玉,我認為他是壹位兼容並蓄、用西方的技法,來詮釋東方美學底蘊的畫家,他不應被歸於什麼流派。
之所以將這些出現在傑倫老師歌詞中的藝術家生卒年都羅列壹番,其實想和大家探討這樣壹個問題:
按照官宣文案所給出的背景——“周傑倫壹曲鋼琴彈奏化身時空旅人,瞬移到1920年代與藝術家們相遇”,那麼上述這些創造出了最偉大作品的藝術家們,有沒有可能同時出現在20年代巴黎呢?
首先要排除的是梵高,因為當19世紀20年代到來時,他已經離開這個世界30年了。
包括徐志摩在內的其余柒位倒是非常有可能。
但是請注意,印象派開山之祖——莫奈,在1926年底便離開了這個世界。也就是說,這將我所提出這個問題中的時間范圍縮小了。
於是,問題變成了:1920年-1926年,馬格利特、達利、常玉、馬蒂斯、蒙克、莫奈和徐志摩,有沒有可能在巴黎同時出現?
有。
但這其中可能要排除蒙克。這位體會了壹生痛苦的畫家最早是1889年獲得獎學金到了巴黎,在1908年之前,蒙克在巴黎度過了很多時光。在這壹年他得了精神病,此後便回到了故鄉挪威。
其次,要排除掉馬格利特。老馬開始全職畫畫時,正是莫奈辭世那壹年,他當年完成了《迷失的騎師》,算作他的第壹幅超現實主義作品。他正式到達巴黎是在1927年,但在巴黎住了不到叁年。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